如何看待基因編輯?三位科學院院長:阿希洛馬會議有重要啟示

作者:賀梨萍 來源:澎湃新聞 日期:18-12-16

12月14日,國際頂級期刊《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來自香港的警示》(Wake-up call from Hong Kong)的社論,美國國家醫學院院長Victor J. Dzau、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Marcia McNutt、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聯合署名,呼籲全球各國科學院攜手努力,就基因編輯研究及臨床應用所應遵循的準則達成廣泛的國際共識。

社論提到,在上個月於香港舉辦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國際峰會上,中國深圳一名研究人員的發現引起了震驚:該研究人員對一對健康胚胎進行了基因編輯,使其能抵抗艾滋病,這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已經出生。

在此事件發酵之後,第二屆人類基因組國際峰會的主辦方、各國科學院,以及權威的科學領袖對這項研究普遍表示譴責,“令人深感不安”以及“不負責任”,中國也已經啟動了對該研究人員行為的調查。Dzau等人在社論中提出,但很顯然,在使用CRISPR-Cas9技術來編輯人類基因組方麵,科學、醫學共同體為解決其伴隨而來的複雜倫理及監管問題所做的努力滯後了。

目前,人類生殖係基因組編輯的指導方針和原則是建立在健全的科學的和倫理的原則上的。然而,這次的事件凸顯出,“我們迫切需要加快就更具體的準則和標準達成國際協議,而人類生殖係基因組編輯被可允許操作之前,必須要滿足這些準則和標準。”

Dzau等人表示,我們共同呼籲,各國科學院迅速召集國際專家和利益相關者形成一份快速報告,來推動完善出於生殖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組編輯所必須遵循的準則及標準,世界各地的科學機構都要參與這項工作。

而統領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院、國家醫學院及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四大學術機構的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最高學術團體)在文章中表態,“願意在這方麵發揮帶頭作用。”

社論指出,在召集國際專家、推動就負責任的基因編輯研究及臨床應用達成廣泛科學共識方麵,國家科學院具有很大的優勢。

“我們堅信,在這樣的基因編輯標準方麵達成國際共識是十分重要的,這些標準能夠避免研究者為操作危險和違背倫理的實驗尋找借口,或尋找方便的實驗室。”Dzau等人強調,製定國際科學標準並不是為了取代各國規定,而是起到一些影響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社論中依然指出,有朝一日,基因組編輯能夠治療或預防疾病。但為了讓公眾對這種治療方法保持信任,“學術共同體當下就需要采取措施,證明這種新工具可以在能力具備、正當及善行的前提下被應用。”然而,“不幸的是,這次基因編輯事件似乎在各方麵都失敗了,它可能會危及人的生命。”

Dzau等人還強調,僅僅建立標準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建議一種國際機製,使科學家能夠對不符合公認原則或標準的研究提出關注。”

實際上,第二屆人類基因組國際峰會組委會在11月29日發表的聲明中已呼籲這樣一種機製,建立一個持續的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論壇。論壇還將發揮其他重要的功能,比如幫助加快監管科學的發展,提供一個管理方案的“信息交換所”、致力於共同監管標準的長期發展,以及通過計劃中和正在進行中的實驗的國際登記加強研究和臨床應用的協調。

Dzau等人最後還提到了現代生物技術規製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曆史事件,即著名的阿希洛馬會議(Asilomar Conference),該事件標誌著一個科學和公眾參與科學政策討論的新時代的來臨。

40多年前,上世紀70年代,DNA重組技術剛剛興起,但這種當時具有革命性的生物醫學新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受到質疑。世界各國包括分子生物學家、新聞記者、律師和政府官員等在內的百餘名代表相聚阿西洛馬會議中心。

他們對DNA重組技術遇到的技術、倫理甚至法律等問題都進行了公開討論和辯論。阿希洛馬會議最終對重組DNA技術發展初步達成共識、確立了重組DNA實驗研究的指導方針或準則、就一些暫緩或嚴令禁止的實驗達成共識、提出生物科學家和科研機構的行動指南等。最終,會議的成果還成為了政府官方政策的基礎。

Dzau等人在文章中寫道,阿希洛馬會議的模式至今仍然能給我們帶來重要的啟示。“我們需要就人類生殖係基因組編輯的研究和臨床應用的具體標準及準則達成廣泛的共識。這種共識不僅涵蓋科學和臨床醫學的共同體,也應當將全社會考慮進來。”

不過,國際上此前就人類基因編輯研究已達成過一些共識。2015年12月初,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中國科學院和英國皇家學會在華盛頓召開了首屆人類基因編輯峰會。各方在會上達成共識,允許開展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基礎研究。在適當的法律規範、倫理準則的規製下,深入的基礎和臨床前研究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在人類細胞中編輯基因序列的技術的研究;臨床應用所帶來的潛在益處和風險的研究;人類胚胎及生殖細胞的生物學研究。

同時,各方在會上也強調,對基因編輯的早期人類胚胎以及生殖細胞不得用於妊娠,並指出現在就把該技術投入臨床使用的做法是“不負責任”。這是國際上首次為基因編輯研究劃定了不可逾越的“紅線”。

而就在當年,2015年4月,世界上第一例對人類胚胎基因的編輯修改完成。中山大學教授黃軍就發表論文,宣布利用CRISPR-Cas9技術試圖修改人類胚胎中的一個致病基因。這一突變的致病基因會導致嚴重遺傳病β-地中海貧血症。該研究的對象是人體胚胎為輔助生殖技術下產生的體外剩餘胚胎,類型為不可能發育為成熟個體的三元核合子。該研究止步於胚胎,但依然掀起了國內外科學界和社會大眾的廣泛討論。

附:《來自香港的警示》全文翻譯

在上個月於香港舉辦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國際峰會上,來自深圳的一名研究人員的發現引起了震驚:該研究人員對一對健康胚胎進行了基因編輯,使其能抵抗艾滋病,這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已經出生。盡管峰會主辦方、各國科學院,以及權威的科學領袖對這項研究普遍表示譴責,“令人深感不安”以及“不負責任”,中國也已經啟動了對該研究人員行為的調查,但很顯然,使用CRISPR-Cas9技術來編輯人類基因組,已經跑在了科學、醫學共同體為應對複雜倫理及管理問題所進行的努力的前麵。目前,人類生殖係基因組編輯的指導方針和原則是建立在健全的科學的和倫理的原則上的。然而,這次的事件凸顯出一種緊迫的需求,我們需要加快就更具體的準則和標準達成國際協議,而人類生殖係基因組編輯被可允許操作之前,必須要滿足這些準則和標準。

我們共同呼籲,各國科學院迅速召集國際專家和利益相關者形成一份快速報告,來推動完善出於生殖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組編輯所必須遵循的準則及標準,世界各地的科學機構都要參與這項工作。美國國家科學院願意在這方麵發揮帶頭作用。在召集國際專家、推動就負責任的基因編輯研究及臨床應用達成廣泛科學共識方麵,國家科學院具有很大的優勢。我們堅信,在這樣的基因編輯標準方麵達成國際共識是十分重要的,這些標準能夠避免研究者為操作危險和違背倫理的實驗尋找借口,或尋找方便的實驗室。製定國際科學標準並不是為了取代各國規定,而是起到一些影響作用。

有朝一日,基因組編輯能夠治療或預防疾病,但為了讓公眾對這種治療方法保持信任,學術共同體當下就需要采取措施,證明這種新工具可以在能力具備、正當及善行的前提下被應用。不幸的是,這次基因編輯事件似乎在各方麵都失敗了,它可能會危及人的生命。

僅僅建立標準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建議一種國際機製,使科學家能夠對不符合公認原則或標準的研究提出關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國際峰會組委會已呼籲建立一個持續的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論壇,以提供這樣一種國際機製。論壇還將發揮其他重要的功能,比如幫助加快監管科學的發展,提供一個管理方案的“信息交換所”、致力於共同監管標準的長期發展,以及通過計劃中和正在進行中的實驗的國際登記加強研究和臨床應用的協調。

40多年前,當DNA重組還是一項革命性的生物醫學新技術時,其安全性和效果也曾引發關注,為此科學家召開了阿希洛馬會議。在那次會議上,科學家就這些問題進行了公開的討論和辯論,最終,他們就一係列研究指導原則達成了共識,這些原則最終成為政府製定政策的基石。阿希洛馬會議的模式至今仍然能為我們帶來重要的啟示。我們需要就人類生殖係基因組編輯的研究和臨床應用的具體標準及準則達成廣泛的共識。這種共識不僅涵蓋科學和臨床醫學的共同體,也應當將全社會考慮進來。

——Victor J. Dzau,Marcia McNut, Chunli Bai

關鍵字:基因編輯,,科學院,,評論,,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