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大變、精神錯亂,原因竟然在肺上?

作者:佚名 來源:醫學界腫瘤頻道 日期:17-12-15

        診斷明確,但療效甚微

        在深圳的工作生活的大兒子把父親從山東接到深圳,經過顱腦磁共振掃描檢查,醫生發現老史腦內負責精神、智力的區域出現了大片發炎的病變。

        在史先生的血液和腦脊液樣本中,醫生發現了一種少見的自身抗體——GABABR抗體。醫生認為,這種異常的“GABABR抗體”對史先生大腦細胞產生了殺傷,導致“自身免疫性腦炎”。

        但是,經過一輪抗病毒、免疫球蛋白、激素等治療,老史的癲癇症狀雖然逐漸得到控製,卻仍然意識糊塗、精神錯亂。醫護人員不得不將他束縛在病床上,防止受傷。

        診斷明確,為什麼治療效果如此有限?

        罪魁禍首竟是早期癌?

        老史被轉入港大深圳醫院神經內科,進一步尋找答案。

        科室副顧問醫生肖海兵立即組織科室內的醫生開展病情研討。起先,他們考慮到史先生患病前有吸煙史,結合以往對腦炎的診治經驗,團隊判斷史先生的“GABABR抗體型-自身免疫性腦炎”有50%左右的幾率由潛在的肺癌引起。

        但老史之前就診的兩家醫院也為他做過肺部CT的檢查,影像報告並沒有發現肺癌病灶。

        他們錯過了什麼?

        港大深圳醫院神內醫生建議老史做PET-CT檢查。

        “不出所料”,PET-CT檢查顯示他的肺部和縱膈有一個很隱蔽,但生長非常旺盛的腫瘤樣病變。

        這和醫生之前的預測吻合——小細胞肺癌,在CT檢查中很可能漏診,而PET-CT則更容易發現。

        至此,基本真相大白:

        老史肺部有潛在的早期癌症,這種癌細胞與他腦部的神經細胞有相似性;

        這種早期癌症激活了他的免疫係統(淋巴細胞),導致其體內的B型淋巴細胞生產出“武器”(即GABABR抗體),試圖殺滅腫瘤細胞;

        但是,在與早期肺癌細胞的“鬥爭”中,GABABR抗體錯誤地識別並攻擊了老史的腦細胞,腦炎就此發生。

        兩周後,精神錯亂消失

        基於對病因的分析,港大深圳醫院神經內科給出的治療方案是:注射B淋巴細胞清除劑連續4周,每周一次,一共四次注射。

        在第二次注射後,老史的精神錯亂就消失了;後麵的兩次,則屬於鞏固治療成果。

        同時,各科室醫務人員達成一致意見:老史可以不采用開胸手術,而是由呼吸內科醫生在病人全身麻醉下(因史先生當時精神狀態異常,無法配合局部麻醉),實施超聲內鏡引導下經支氣管針吸活檢(EBUS-TBNA)。

       幾天後,他的肺/縱膈的腫塊被病理證實為“小細胞肺癌”,很幸運,這種癌症在早期階段使用放療、化療,效果都很好。

        11月中旬,老史順利出院。

       據港大深圳醫院神經內科副顧問醫生肖海兵介紹,老史的腦炎極為罕見,由早期肺癌引起。全球對類似病例的報道僅有幾十例,中國內地僅有十幾例。

        神內顧問醫生褚曉凡、副顧問醫生蔡繼福說,最近十多年,神經免疫疾病治療領域飛速發展。有時候,腦炎可能是遠離大腦的其他身體器官發生早期癌症的前兆。如果能在癌症前兆階段就識別查找出潛在的早期癌症,並對其進行早期治療,將極大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關鍵字:肺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