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冷,罹患流感和感冒的人不斷增多。雖然流感和感冒是最常見的兩種疾病,但人們包括臨床醫生在內對二者的概念仍存在許多誤解,甚至將感冒與流感完全混淆為一種疾病。為此,本報記者就感冒與流感的概念、流行趨勢、預防和治療等問題采訪了北京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製所副所長王全意研究員。為了加強人們對感冒和流感的正確認識,本報將從本期起陸續刊出感冒與流感正確認識及科學防治專題,敬請廣大讀者關注。
記者:流感和感冒的定義是如何界定的?二者的區別主要有哪些?
王研究員:從專業上講感冒名為“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稱“傷風”,屬於一種上呼吸道感染,由各種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流感全稱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就好象“蝸牛”和“黃牛”一樣,隻是名稱上有重疊而已。需要指出,目前關於感冒的說法很多,而且很多說法相互矛盾,概念性的問題應該以教科書為準,臨床中經驗性的東西有時不一定是正確的,也不夠嚴謹,需要有循證醫學證據支持。
從典型症狀看,流感起病急,伴發熱(多以高熱為主,常達39℃)、頭痛、全身酸痛、疲乏等症狀,全身中毒症狀顯著(可影響正常工作),也可伴發咳嗽、流涕及咽痛等呼吸道症狀。流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節為多,北方地區高發季節為12月至次年1月。流感主要經空氣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傳播,傳染性強,一旦有病例出現,常迅速傳播。
感冒的症狀沒有流感嚴重,但比較多樣化,以呼吸道卡他症狀為主,如噴嚏、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一般患者少有高熱,全身症狀不顯著。
記者:當前感冒和流感的流行趨勢如何?
王研究員:感冒的病因複雜,可由多種病毒引起,不同病毒引起的感冒症狀可能不同,而且有些病毒基本不在人群中傳播,是由於自身機體抵抗力下降而導致感冒。有關感冒的流行趨勢,由於目前世界各國都不將感冒當作傳染病看待,因此並不對感冒進行數據監測。醫學界對感冒的研究也很少,相比許多重大疾病,這種生活中的常見病卻更易被忽視。
流感主要分為季節性流感和流感大流行兩種。流感病毒主要分為甲、乙、丙3型。絕大多數流感病毒可以感染禽類,很少一部分感染人類。其中甲型又分許多亞型,在人類流感中主要病原為甲型中的1型和3型。目前許多資料中提到,每年流感發病率達10%~30%,這一數據可靠性有待商榷!如果流感發病率達到10%,就已經對社會產生很大影響了。1998年北京市的流感流行是近年來比較嚴重的一次,其發病率也不過10%,而且這一比例並非病原學證實的流感發病率,包括流感樣疾病在內。
記者:防治流感和感冒的原則是什麼?
王研究員:流感和感冒均為自限性疾病,由病毒引起,健康成人病程7天左右,目前看還沒有理想、有效的治療方法。感冒和流感的治療原則均為對症治療。流感應該按照防治急性傳染病的原則治療,主要針對三個環節和兩個因素(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三個環節是:傳染原、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每種傳染病要根據傳染病的特點和傳染水平來製定其特有的防治策略。流感的預防措施是保護易感人群,也就是接種流感疫苗。對於感冒,主要還是加強機體自身免疫力,如鍛煉身體、合理膳食、避免過勞和受涼等。但感冒的致病原複雜,目前仍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和聚集性,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症狀給予恰當的治療。不能因為感冒可以傳染或病情加重而誤認為是流感。感冒和流感是各自獨立的兩種不同疾病,切不可混為一談。
記者:目前市場上治療感冒或流感的藥物種類繁多,患者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
王研究員:我國和國外的情況不大一樣。國外主張以休息、多喝水等支持療法來控製病情。部分發達國家或地區對流感使用奧司他韋進行抗病毒治療,因為價格較貴,在發展中國家不會廣泛應用。而我國除了有多種西藥供患者選擇外,還有中藥,而且中醫藥一直發展得很好,此外還有各種中西醫結合的複方製劑,這些藥物可能對患者有效。目前多數西藥仍是複方製劑,由針對不同症狀的成分組成。患者選擇藥物時要視自身情況而定。
記者:目前在防治感冒與流感方麵還存在哪些誤區?您如何看待維生素C對感冒和流感的防治作用?
王研究員:目前很多人都有一種錯誤觀念,就是在流感高發期間或周圍的人患感冒時就開始預防性服藥,包括各種中藥、抗病毒藥物,甚至抗生素。實際上我們並不提倡預防用藥,而應該在患病後對症治療。道理很簡單,不能因為要預防感冒就每天服藥,而且所謂的“預防性”藥物是否有效並不確定,是藥三分毒,無論哪種藥物都有副作用。此外,切勿因為出現發熱就濫用抗生素,否則會導致細菌耐藥,反而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而且用藥過濫、過多還增加不必要的醫療支出,增加患者經濟負擔。
在健康教育中我們也指出,如果患者原本就缺乏維生素C,那麼補充之後抵抗力會有所提高,但多數人本身並不缺乏維生素C,不需要補充,至少不能作為防治感冒或流感的藥物來服用。至於維生素C是否有預防作用,還不能確定,需要更多研究加以印證。
記者:對於特殊人群,如妊娠婦女,在治療感冒和流感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王研究員:流感對妊娠婦女的危害會更大,而且可能對胎兒不利,由於目前的相關研究很少,對流感造成的具體危害還不清楚。妊娠婦女在遵循流感用藥原則的基礎上,應根據藥物對妊娠的危險性等級標準來選擇對妊娠婦女和胎兒安全的藥物。此外,一旦患病,主張盡快去醫院接受正規診療。
記者:您認為應如何提高公眾對感冒和流感的正確認識?目前我國醫療界對這兩種疾病的認識情況如何?
王研究員:健康教育是最重要的,一方麵應通過大眾媒體開展市民教育,另一方麵應通過醫務人員繼續教育,提高其對流感和感冒的正確認識。我國在這兩方麵都有待加強。另外應該加強對處方的管理,醫生不應因為經濟利益而濫用藥物。
目前國內很多醫生對感冒和流感的認識不足,雖然對治療原則大致了解,但由於一直以來醫療界對這兩種疾病的忽視,不少醫生不能準確回答二者的定義,並由此可能導致誤診、誤治。尤其是流感,如果不給予及時正確的治療會引起嚴重的並發症,而且不同年齡段人群對流感的臨床表現不同,如2歲以下兒童通常表現為肺炎,因此不能視流感為“小病”,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關鍵的問題是,臨床醫生應將流感從感冒中完全脫離出來,糾正錯誤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