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數ERS 2009熱點專題六:COPD

作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程德雲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0-04-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最突出問題是呼吸困難。呼吸困難隨病情惡化逐漸加重,且在患者生命周期某些時刻十分突出,導致其活動受限,甚至完全喪失活動能力。因此,COPD患者活動受限與其呼吸困難密切相關。目前認為,針對呼吸困難的治療應能使患者增加日常活動而改善健康狀態,提高生存率。為達到治療目標,臨床醫師有必要了解什麼原因和機製導致COPD患者活動受限,應采取哪些幹預措施。  

  COPD患者活動受限表現和評估  

  COPD患者活動受限包括數量和質量改變,其內容一方麵提示日常活動減少,另一方麵提示要維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日常活動給患者帶來不適感覺。  

  既往認為患者呼吸困難與肺功能狀態密切相關,但目前發現,一些肺功能相對較好患者亦有明顯呼吸困難,而一些肺功能較差患者卻無明顯呼吸困難。  

  多數研究亦提示,日常活動明顯受限可出現在肺功能輕中度受損的COPD患者,其他影響活動受限的獨立因素包括人口學特征(如性別、年齡和經濟收入等)、合並症、生活質量、疾病嚴重程度及是否長程氧療等。  

  評估活動受限的主要觀察指標是運動耐力,如6分鍾步行距離。從症狀看活動和運動耐力的決定因素並不影響呼吸困難。患者活動程度亦與其他因素如活動必要性和舒適性有關。即使患者自覺值得努力完成一定量活動,但呼吸困難導致不適感增強;若患者對某一活動有極大興趣,則不適感明顯減弱。  

  這種情況下評價患者活動能力受損,選擇生活質量評價可能較運動量測定更敏感,因前者可反映活動受限和症狀加重程度。  

  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有多種方式,日常活動可用問卷調查、或其他客觀指標如運動測定儀(包括計步儀和加速儀)等評估。這些評估均具有一定價值,且較為方便和實用。  

  活動受限與呼吸困難的關係  

  活動受限導致COPD患者與周圍環境和人的相互作用減少,從而明顯影響其生活質量。患者出現孤獨、無助和無能感,自覺不能融入環境和社會,成為家庭和社會累贅。更嚴重的是,呼吸困難和活動受限引起嚴重情緒低落,導致焦慮、抑鬱、甚至自殺傾向。  

  除影響生活質量外,日常活動減少亦與患者因急性加重而入院治療的風險增加有關。  

  日常活動降低導致患者自理能力下降、精神狀態欠佳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能力下降,易引起呼吸道感染、COPD急性加重,導致預後惡化。  

  研究證實,除氣流受阻、全身健康狀態和呼吸困難外,患者自行記錄的活動情況也是預後的獨立預測指標。  

  評價活動受限的一些指標對評價患者生活質量亦有一定價值。研究顯示,呼吸困難程度和運動耐力(如6分鍾步行距離)可評價患者生活質量,日常活動期間呼吸困難程度的評估價值更高。  

  無論如何,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根本因素仍為肺功能狀態。  

  提高患者活動能力  

  增加COPD患者日常活動可改善其生活質量,提高生存率。研究表明,患者完成康複治療計劃後,其日常散步距離增加,生活質量其他指標改善。通過運動訓練改善患者運動耐力可影響與其生活質量相關的所有因素。  

  藥物和非藥物(康複)治療均可改善患者運動耐力和提高活動能力,如支氣管擴張劑和氧療通過減輕肺過度充氣而提高運動訓練的水平和效果。  

  研究提示,經過1年康複治療,患者氣促評分和運動耐量均顯著改善。長程氧療亦有效,患者呼吸困難減輕、食欲增加、睡眠改善、精神好轉。  

  康複和氧療需持之以恒,製定有效的康複計劃對COPD患者活動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字: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ERS,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