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大學醫學臨床學院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以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為靶點的分子靶向治療在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療中發揮重要的作用。EGFR突變的患者對EGFR酪氨酸激酶抑製劑(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療敏感、療效顯著,但無論近期療效如何,患者最終都不可避免地產生耐藥。大量研究證實,EGFR基因的二次突變(T790M)是患者耐藥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討電離輻射對NSCLC細胞株T790M突變所致EGFR-TKI耐藥的影響。研究指出,電離輻射可降低NSCLC細胞株T790M突變所致的TKI耐藥,本實驗的研究結果為後續的體內和臨床研究提供了研究依據;EGFR-TKI治療期間聯合放射治療對克服T790M突變介導的耐藥性有望成為一種有希望的治療策略。該文發表在2015年第08期《中國肺癌雜誌》上。
選擇NSCLC細胞株H1975和H3255為研究對象,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兩株細胞的突變狀態、克隆形成實驗觀察兩株細胞的放射敏感性,MTT法檢測各處理組兩株細胞對EGFR-TKI的抗藥性。
結果顯示, H1975為T790M+L858R雙突變株、H3255是僅有L858R的單突變株;各處理組H1975及H3255的存活分數未見明顯差異(P=0.952),提示T790M突變對NSCLC細胞株的放射敏感性無影響;2.5 Gy X線輻射組,H1975的IC50為(0.678,2±0.373)μmol/L,較0Gy對照組的(3.520±0.821)μmol/L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8),H1975相較於H3255的抗藥性也從85.9倍下降為39.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