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閩東醫院呼吸內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右美托嘧啶單獨應用在經氣管鏡介入治療中的效果及其對患者呼吸、循環、並發症的影響。研究指出,右美托嘧啶可為經氣管鏡介入治療提供有效鎮靜,且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喚醒更簡便。該文發表在2015年第02期《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誌》上。
選取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本科室擬行氣管鏡介入治療的成年患者6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咪達唑侖聯合枸櫞酸芬太尼靜脈注射組(MF組)和右美托嘧啶靶控輸注組(Y組),每組30例,術前均先予2%利多卡因15 m L超聲霧化吸入行局部表麵浸潤麻醉。然後分別予MF組咪達唑侖枸櫞酸芬太尼緩慢靜脈注射,Y組行右美托嘧啶0.5μg靜脈注射後再按0.2μg/h維持。記基礎值(T0)、氣管鏡進入咽腔時(T1)、進入聲門時(T2)、進入支氣管時(T3)的時間點並進行鎮靜評分。對比分析兩種治療效果。
結果顯示, 兩組患者術中躁動、低血壓、高血壓、心動過速發生率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兩組基礎Ramsay評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顯示T0、T1時Ramsay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T2、T3時Ramsay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Y組患者術中出現呼吸抑製、低氧血症的發生率顯著低於MF組(P值均<0.05),而MF組蘇醒時間顯著長於Y組(P<0.05)。Y組患者經簡單呼叫後即可蘇醒,而MF組23例患者需靜脈注射氟馬西尼促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