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因素影響慢性疼痛的治療

作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林劍浩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2-10-18

  疼痛是一種複雜的知覺體驗,伴有強烈的情緒色彩,如害怕、焦慮、抑鬱等。疼痛特別是慢性疼痛,隨著病程的延長,不僅演化出生理學問題,也會出現心理學的複雜表現,同時還受社會、環境和文化教育的影響,最終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對疼痛的評估和治療應當是多方麵和多學科的,應當重點引入心理社會因素的評估與治療,隻有這樣才是最佳的疼痛治療方案。

  在本屆年會上,心理因素與疼痛治療的關係作為一個重要議題引起了與會者的極大關注和重視。

  來自杜克醫療中心的基夫(Francis Keefe)教授以“心理學幹預與老年人慢性疼痛控製”為題作了專題報告。慢性疼痛在老年人群中發生率很高,它是在生理因素、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例如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使人對疼痛的感受、耐受力和表達都有所不同;情緒狀況會改變個人對疼痛的反應,恐懼、焦慮、悲傷、失望或不耐煩,往往能加劇疼痛的程度,而疼痛感加重的結果又使情緒惡化,如此周而複始,形成了惡性循環,反之,愉快、興奮、有信心時疼痛感會減輕;個人的氣質、性格可深刻影響其對疼痛的感受和表達等等。疼痛不僅單純地與生理因素有關,還受社會、心理因素綜合影響。

  通過對疼痛患者進行心理因素的幹預,可以起到控製疼痛的作用。心理因素的幹預包括心理藥理學幹預和心理行為學幹預兩個方麵。

心理藥理學幹預心理藥理學幹預就是針對疼痛患者出現的精神心理障礙進行藥物幹預,在臨床實踐中,慢性疼痛患者繼發出現的精神心理問題常見抑鬱、焦慮與睡眠障礙,在這些方麵的治療報道也最多。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抑鬱藥包括三環類抗抑鬱藥、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製劑、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及其他抗抑鬱藥。以疼痛為主訴的神經科和精神科患者單純接受抗抑鬱藥有效,並有研究證實其鎮痛機理。慢性疼痛患者常伴隨焦慮,這些患者如果過度推測新發疼痛往往出現焦慮,而對疼痛不去預測的患者則沒有,這種稱之為期待性焦慮。對這類患者采用複合精神心理藥理學治療(主要包括苯二氮公式類鎮靜藥物或一些非藥物治療),能夠提供愉悅感或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增強放鬆效果。而且,研究發現經過這些治療盡管不減少疼痛,但會使患者的耐受增加。睡眠問題與疼痛心理問題常聯係在一起,對疼痛患者進行睡眠幹預是有肯定意義的。

心理行為學幹預有效的心理行為學幹預主要包括自我—調節治療、動作—行為幹預和認知—行為幹預。

  自我—調節治療對慢性疼痛的治療目的在於通過放鬆、催眠和(或)生物反饋教會患者自我控製機體反應。

  動作—行為治療強調對患者的社會背景因素的認定,應用強化、懲罰和消滅原則來改變患者的疼痛相關行為。家人或一些重要的朋友都可以參與治療過程,他們主要幫助患者進行強化訓練或否定患者的行為。

  認知—行為治療原則的目的就是在慢性疼痛中促進對疼痛感覺和相關問題自我治療。鼓勵樹立更有建設性和樂觀性解決問題的看法,鼓勵對長期疼痛、殘疾和痛苦的深入理解,而且應當戰勝錯誤的觀念、恐懼和逃避行為。有效的自我治療的進展就是要不斷的強化信念,包括相關知識的掌握和練習適當的認知行為疼痛應對技巧。

醫患溝通在通過對心理因素進行幹預控製疼痛的過程中,醫患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在有關醫患溝通的報告中指出,醫患之間交流不夠會形成一個負性循環——醫生認為患者的疼痛症狀很大程度是其憑空想象的、不真實的,而患者則認為醫生沒有聽取他/她的訴求,並逐漸失去對醫生的信任,對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的依從性也越來越差。這種患者依從性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醫生對醫患溝通的投入不夠造成的;此外,還與患者的經濟、社會、環境因素以及治療方案的複雜性有關。

  醫患溝通的目的是加強患者對疼痛相關知識的認知,並使患者理解其心理、行為等因素可以影響疼痛,通過對這些因素進行調整可以起到調節疼痛症狀的作用。在此過程中,掌握醫患溝通的技巧是至關重要的,單純的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灌輸是不夠的。通過恰當的醫患溝通,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對治療方案的依從性,並可以降低心理因素對患者疼痛症狀的影響。

關鍵字:疼痛治療,慢性疼痛,心理因素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