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證明你媽是你媽

作者:小雞 來源:生物穀 日期:15-05-08

你媽是你媽

        最近,“如何證明你媽是你媽”因李克強總理的吐槽火了。事件中的陳先生由於自己和母親的戶口信息分別在北京和老家江西,而無法辦理出境旅遊的手續。最後向旅行社交了60元錢解決了這個難題。

        想要證明“我媽是我媽”、“我爸不是隔壁老王”,不僅是行政上的問題,更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問題。回顧曆史,人們為了證明親子關係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可謂煞費苦心。

外貌對比

        最原始、最主觀的方法就是通過外貌長相的對比來確定親子關係了。由於遺傳的原因,父子、母子、兄弟姐妹之間的長相、膚色等一般都會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這樣的方法隻是一種猜測、判斷,準確性差強人意。(例如在朝鮮半島上的某個國家,肯定無法用外貌對比來進行親子證明了。)

滴骨驗親

        滴骨驗親法就是將生者的血液滴在死人的骨骸上,若血液能滲透入骨則斷定生者與死者有血源關係,否則就沒有。三國時期的吳國人謝承所撰的《會稽先賢傳》就記載有以弟血滴兄骨骸之上認領長兄屍骨的事例;《南史·豫章王綜傳》也記載有以子之血滴於父骨之上驗親的事例;至宋代,著名法醫學家宋慈將滴骨驗親法收入《洗冤集錄》中。從現代的觀點來看,先不說這樣的方法隻能用在陰陽相隔的親人身上,更重要的是此法並不科學。但好的方麵是人們開創了用血型鑒別血源關係的先河。

滴血驗親

        滴血驗親法又稱合血驗親法,就是將小孩的血與大人的血液放在一起,如果能融在一起,就是父母親生的,否則就不是親生的。這種認樣方法曾在中國宋代的法醫著作裏裏記載過。這種方法沒有科學依據,親子關係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非親子關係的血倒有可能融合。

血型測試

        血型測試進行親子鑒定就是通過對血型的檢驗比對來確親子關係。依據19世紀末被確認的孟德爾遺傳定律,人們認識到人類的血型是按照遺傳基因傳為下一代,故一定血型的父母所生子女也具有相應的血型,這為血型鑒定親子關係奠定了基礎。

        檢驗的血型係統越多(如ABO血型係統、MN血型係統、Rh血型係統、Ss血型係統、hp血型係統),其準確性就越高,如果血型檢驗的結果表示無遺傳關係,可作出否定親子關係的結論,但結果存在遺傳關係也不能完全確定是親子關係。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人們發現可以用白血細胞的抗原來進行親子鑒定,準確性可達80%。再結合血型檢驗,能達到較高的準確程度。

染色體多態性

        20世紀80年代,醫學家們又開創了使用染色體多態性鑒定親子關係的技術,染色體多態性又稱異態性(heteromorphism),是指正常人群中常見的各種染色體形態的微小變異(如:隨體增大、重複或缺如,著比粒區的熒光強度變異等),這種多態是可以遺傳的。這項技術就是利用其形態來鑒定親子關係,這要靠技術人員的主觀判斷,其準確率也不盡如人意。

DNA鑒定

        鑒定親子關係目前用得最多的是DNA分型鑒定。人的血液、毛發、唾液、口腔細胞及骨頭等都可以用於親子鑒定,十分方便。

        一個人有23對(46條)染色體,同一對染色體同一位置上的一對基因稱為等位基因,按孟德爾遺傳規律一般一個來自父親,一個來自母親。如果檢測到某個DNA位點的等位基因,一個與母親相同,另一個就應與父親相同,否則就存在疑問了。

        利用DNA進行親子鑒定,隻要作十幾至幾十個DNA位點作檢測,如果全部一樣,就可以確定親子關係,如果有3個以上的位點不同,則可排除親子關係,有一兩個位點不同,則應考慮基因突變的可能,加做一些位點的檢測進行辨別。DNA親子鑒定,否定親子關係的準確率幾近100%,肯定親子關係的準確率可達到99.99%。

RMB鑒定

        顧名思義,向旅行社交60元RMB也可以解決這個難題。

關鍵字:科學,證明,你媽是你媽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