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認為,悲傷應該哭,哭就是悲傷;高興應該笑,笑就是高興。很多人可能並沒有考慮過“雞和蛋”的問題,到底是先有了哭泣,才有的悲傷;還是先有的高興,後有的笑容。而後,這種“樸素”的觀點也延續到了心理學的研究中,我們很喜聞樂見的微表情和微反應,就是這種觀點的應用。
當然,心理學家們不可能沒有思考過行為反應和情緒的關係。持有這種觀點的學者相信,每種基本的情緒都有獨特的回路:在我們希望完成的事情最終失敗的時候,我們出現了悲傷的預期,這種情緒激活了一係列的神經結構,在我們的邊緣係統中形成了實質的悲傷,而後繼續沿著回路產生了麵孔和軀體的若幹反應,也就是噘嘴、哭泣和身體的卷曲。這符合我們的常識,而對問題中這種反常行為的解釋隻可能是,出現了暫時的心理異常,幹擾了正常的情緒反應回路。這也恰恰是最早期對相關問題的解釋。
不過反常的問題自然要通過反常的理論解釋才能恰到好處。 @花火 答案中提到的 Oriana R. Aragón 等人(2015)發表的論文有這樣的表述:We developed a definition of these dimorphous expressions and tested the proposal that their function is to regulate emotions.
請重點關注regulate這個概念,對於情緒調節的語境,已經逐漸從認知評價理論主導的認知性調節轉向了神經科學視角下的功能性調節。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事實上不需要什麼技巧、什麼策略、什麼課程或者什麼應用,我們的腦有自發調節情緒的手段——大笑或者哭泣都是調節的一部分。選擇什麼樣的反應則是由杏仁核、腦島、眶額皮質以及扣帶回等一係列腦區對於內髒感受和外部環境進行整合來進行決策,這也就意味著出現什麼樣的情緒和出現什麼樣的行為反應並沒有直接的因果聯係,行為反應的意義是最有效的調節以協調內環境和外環境。
可以這樣認為,在我們感受到憤怒的時候,完全可能目眥盡裂,也完全可能痛哭流涕,更完全可能嬉皮笑臉。所以,悲傷痛苦時候的大笑可以理解,愉快興奮時候的哭泣同樣可以理解,悲傷或者愉快時候表現出來的攻擊性也屬於正常。有些朋友或許會問,為什麼日常生活中沒見過這種情況呢?原因可能是在進化和發展的過程中,一般強度的情緒都有各自比較有效的反應機製用來調節。想想在憤怒的時候突然笑了,從調節上缺少攻擊性,很難達到平複心率和血壓的作用,同時沒有警示的作用,自然就不如睜圓了眼睛、握緊了拳頭,順口罵一句“X 你媽”有效果。
但是這並沒有堵死其他行為反應的道路,尤其當我們的情緒強度超過正常範圍的時候,出現的行為反應更多的是很多簡單反應的綜合:在我們極度痛苦的時候,我們可能握緊拳頭(通常是憤怒),全身顫栗(通常是恐懼),嘴角外展甚至張開(通常是高興),掩麵(通常是尷尬)痛哭(通常是悲傷)。很多時候,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是由於我們的情感係統無法再有效的進行調節,隻能寄希望於多線程並發來最大限度的降低可能的危害。這在生活中極度憤怒、極度恐懼、極度悲傷和極度興奮的時候都可能出現。當然,另外的可能就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某些行為反應形成了某種有效的調節策略,使得在情緒出現的時候可以更快速的恢複到穩態。如果是這種習得性反應,那麼即使情緒的強度不大也完全有可能出現,身邊如果有人經常性的喜極而泣,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總的來說,作為調節機製的行為反應,在痛苦的時候無論是哭還是笑都可以理解。進一步說,將調節的語境恢複為認知性調節,也可能出現由於對事情的評估、歸因和預期的變化,使得悲傷痛苦不隻是悲傷這種基本情緒,轉而形成其他更複雜的複合情緒,從而出現冷笑或者大笑反應的可能。或者說,從電影語言的角度來看,這種可能性反而更大一些。不過這種笑容實際上也是情緒調節的一種表現,我想就沒有必要詳加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