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的郝明華、 周淑傑等人共同發表論文,旨在探討綜合健康宣教模式對腦血管病患者焦慮—抑鬱障礙的影響。研究指出,采用健康宣教護理對預防和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抑鬱,並配以藥物治療,其效果優於單純藥物治療,可以增強腦血管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識,減少焦慮—抑鬱的發生。該論文發表於2012年第7期《中國卒中雜誌》上。
采用漢密爾頓抑鬱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進行焦慮—抑鬱程度的評價,將門診患有焦慮—抑鬱的腦血管病患者60例按照連續入組前後對照的方式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僅采用常規模式宣教,口服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類抗焦慮—抑鬱藥,而試驗組實行口服SSRIs類抗焦慮—抑鬱藥的同時給予麵對麵的口頭宣教、書麵宣教、肢體宣教、隨機宣教等模式的健康宣教,3個月後對試驗組和對照組重新進行HRSD和HAMA評價。
結果經過3個月的治療,試驗組沒有焦慮11例(36.7%),可能有焦慮15例(50%),肯定有焦慮4例(13.3%),對照組沒有焦慮2例(6.6%),可能有焦慮14例(46.7%),肯定有焦慮14例(46.7%),兩組複診時焦慮障礙程度試驗組明顯比對照組緩解焦慮效果好,兩組之間差異有顯著性(P<0.05)。3個月後試驗組沒有抑鬱12例(40%),可能有抑鬱15例(50%),肯定有抑鬱3例(10%),對照組沒有抑鬱1例(3.3%),可能有抑鬱18例(60%),肯定有抑鬱11例(36.7%),兩組複診時抑鬱障礙程度試驗組明顯比對照組緩解抑鬱效果好,兩組之間差異有顯著性。經過3個月的治療,對照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鬱雖有一定的改善,但經秩和檢驗,差異無顯著性。而給患者口服抗焦慮—抑鬱藥治療的同時配以健康宣教護理,對預防和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抑鬱效果比僅采用常規模式護理的對照組有顯著的提高,經秩和檢驗,差異有顯著性。
•閱讀更多精神科內容請點擊:http://psy.cmt.com.cn/
相關鏈接:健康宣教對腦血管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