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和複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中西醫係針刺原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共同發表論文,旨在采用基因芯片技術篩選ω-3多不飽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PUFAs)對慢性輕度應激(chronic mild stress,CMS)抑鬱大鼠海馬作用的相關基因。研究表明,ω-3PUFAs具有抗抑鬱作用,其作用機製可能與對轉運蛋白、信號轉導通路、離子通道、免疫功能蛋白等多類基因的表達調節有關。該文發表在2011年第11期《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上。
研究人員將大鼠根據隨機數字表分為3組給予相應處理8周:研究組(ω-3PUFAs 3.1 ml·kg-1·d-1+CMS),模型對照組(生理鹽水+CMS)和正常對照組。每周進行行為學指標(體重和糖水攝入量)的測定。采用大鼠10891條全基因組cDNA芯片,檢測研究組(隨機取3隻大鼠)和模型對照組(全部大鼠)海馬的差異表達基因,評價ω-3PUFAs對基因表達的影響。
整個試驗過程,ω-3PUFAs對體重沒有顯著影響,試驗第7、8周,研究組糖水攝入量高於模型對照組,且與正常對照組無差異。與模型對照組比較,研究組共35條基因有差異表達,其中12條基因上調表達,23條基因下調表達,其中主要包括:轉運蛋白基因(Slc17a9、Rtp4、Slc15a4、Kpnb1、Abcb7),信號轉導通路基因(Jun、Strada),電壓依賴性離子通道基因(Vdac2),免疫功能蛋白基因(IgE受體β亞單位、IgG2a重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