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導致腦結構改變研究取得進展

作者:武漢物數所 來源:武漢物數所網站 日期:12-01-09

inserted image
 

網癮患者白質損傷區域以及與焦慮行為、網癮程度的相關性
 

  網癮作為一種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疾病,正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和研究人員的重視。物質依賴、成癮的形成與神經可塑性改變密切相關。青少年期是大腦控製與執行功能發育的關鍵時期,研究青少年網癮相關的腦結構與功能的可塑性改變對於深入認識該疾病的發病機製和探索治療/康複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雷皓研究員小組與上海交大仁濟醫院、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合作,利用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了青少年網癮患者腦結構的改變,相關結果被PLoS One雜誌接收,並進行專文推介。

  該研究運用基於纖維束的空間統計方法對青少年網癮患者的腦擴散張量圖像進行了分析,發現患者大腦一些白質纖維束(包括胼胝體、外囊、內囊、輻射冠、扣帶等區域)的微觀結構出現損傷。更重要的是,研究發現網癮患者左側胼胝體膝部損傷程度與其焦慮程度顯著相關。此外,網癮患者內囊、外囊白質損傷的模式與鴉片依賴患者非常類似,且左側外囊損傷程度與患者網癮嚴重程度顯著相關。該研究結果提示:網癮的神經機製之一是大腦執行與控製功能的損傷。

  該研究組及其合作者還運用基於體素的形態學方法分析了青少年網癮患者大腦灰質體積的變化,發現其左側舌回、後扣帶皮質、前丘腦、左側島葉和前扣帶皮質等區域存在顯著萎縮。該結果發表在《歐洲放射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1, 79: 92-95)上。

  以上結果顯示,青少年網癮患者大腦灰質、白質均出現了結構性改變,且這種改變主要偏向於負責邏輯理解、判斷、推理的左側半腦。這些研究成果為青少年網癮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上述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973”計劃的支持。

關鍵字:網癮,精神,腦結構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