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病學係的一項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伴發遲發性運動障礙(tadrive dyskinesia,TD)患者外周血清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濃度下降,且其水平與異常運動嚴重程度相關,提示BDNF可能在TD的病理生理中發揮作用。該研究發表在2011年第10期《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上。
收集精神分裂症伴發TD患者61例、不伴發TD的患者78例,以及正常對照102名。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BDNF水平,采用不自主運動量表(abnormal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AIMS)評估TD的嚴重程度,陽性和陰性症狀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cale,PANSS)評估患者精神症狀。
結果顯示,TD組、非TD組和對照組的BDNF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兩比較顯示,TD組和非TD組均低於對照組,而TD組又低於非TD組。使用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患者之間的BDNF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D組BDNF水平與AIMS總分、年齡、總病程負相關,而在非TD組BDNF水平與上述因素均無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