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深度與病人早期術後認知功能障礙發生是否有關聯,一直存在爭議。甚至有麻醉醫生片麵追求偏淺麻醉,以求病人早蘇醒和減少醫療費用。但國內研究者首次通過臨床對比研究發現,麻醉深度較深組患者術後早期認知功能障礙事件的發生明顯減少。
1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公布了這項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提示麻醉醫生通過合理調整手術期間可控麻醉相關因素可減少病人術後腦功能障礙的發病率。該項研究成果在美國權威醫學期刊《J Neurosurg Anesthesiol》(《神經外科麻醉雜誌》)2011年1月第1期發表,引起廣泛關注。
據介紹,麻醉學發展經曆了單純為手術提供鎮痛、提高麻醉安全(降低麻醉相關死亡和並發症)、提供舒適醫療及改善病人預後等四個階段。近20年來麻醉並發症及死亡率大大降低,麻醉對腦功能的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近年來研究發現:過深麻醉不利於病人恢複,還存在威脅病人生命的可能;麻醉過淺則會影響外科手術操作,甚至發生患者術中知曉,給患者造成長期精神創傷。
湘雅醫院以郭曲練教授領銜的麻醉科研究團隊,通過2年多的臨床實踐對比研究發現,適宜的麻醉深度可明顯減少病人早期術後認知功能障礙事件的發生。
他們的科課題研究組采用全憑靜脈麻醉,使用腦電雙頻指數(BIS)監測麻醉深度方式,對96名麵神經手術患者麻醉分級,並隨機分為兩組,較淺麻醉組46人,BIS值55~65;較深麻醉組50人,BIS值30~40。隨後對患者在術前及術後5天進行了包括9種項目的神經心理學測試。結果顯示,麻醉較淺組有11例出現早期術後認知功能障礙,麻醉組較深組僅為4例。
郭曲練教授說,這個研究統計表明,麻醉深度較深組患者手術後早期認知功能障礙事件的發生明顯減少,“但其機製以及長時期的POCD(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機製仍待進一步研究明確。”
郭曲練認為,該研究發現的重要價值在於它提示了一個重要信息:麻醉醫生可通過調節圍術期可控麻醉相關因素來改善患者的腦預後,為進一步探索麻醉與腦預後改善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