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上的一篇文章報告了美國共病再調查青少年附錄的結果,主要涉及青少年終生自殺行為的發生率、相關因素與治療情況。
盡管自殺是美國青少年的第三大死因,但青少年自殺行為的發生率、相關因素或前兆的治療幾乎尚不為人知。該調查旨在評價美國青少年自殺行為的終生發生率和前瞻性報道的暫時性原發性DSM-IV障礙與隨後自殺行為的聯係。
該調查選取了共計6483名13歲到18歲的青少年和他們的父母,通過麵對麵家訪青少年並對青少年的父母進行問卷調查來收集青少年終生自殺意念、自殺計劃和自殺企圖方麵的數據。
結果顯示,在被調查者中,估計的自殺意念、自殺計劃和自殺企圖終生發生率分別為12.1%, 4.0% 和4.1%。在該項調查中,大多數有這些行為的青少年符合至少一項DSM-IV精神障礙的終生標準。大多數暫時的原發性恐懼/憤怒,痛苦,分裂行為和物質相關障礙明顯地預測了二元變量模型中隨後自殺行為的比值比升高。盡管許多障礙也是自殺計劃和有計劃的與無計劃的自殺企圖的預測因素,但與這些障礙最一貫的顯著聯係是與自殺意念的聯係。大多數自殺的青少年接受過某些形式的心理治療。大多數病例中,治療先於自殺行為,但未能阻止這些自殺行為的發生。
在美國青少年中,自殺行為很常見,其發生率與成年人接近。大多數有自殺行為的青年之前就存在精神障礙。盡管這些障礙最有力地預測了自殺意念,但不同於那些最有力地預測從自殺意念到自殺計劃和自殺企圖的條件性轉變。這些不同之處表明,對於自殺意念、自殺計劃、有計劃的自殺企圖和無計劃的自殺企圖都需要特殊的預測和預防策略。
原文鏈接:Prevalence, Correlates, and Treatment of Lifetime Suicidal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Adolescent Supp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