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的最新研究

作者:科技日報 來源:科技日報 日期:13-03-04

自閉症最新研究
 

  英國公布的一項針對小鼠的最新研究表明,與自閉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基因,隻活躍於大腦發育的早期階段。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3 Feb 11.)上。

  由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和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對小鼠大腦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情況進行了研究,這一發育過程從15天的小鼠胚胎開始,一直到小鼠成年期結束。結果研究人員發現,與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有關的基因,隻會在小鼠大腦發育的特定階段才活躍於大腦的“基底板”(subplate)部位。

  “大部分自閉症易感基因僅在小鼠大腦發育階段才會在大腦基底板部位表達,而多數基因隻能在特定的大腦發育階段才會被發現,而隨後就很難再被確認。”研究人員表示。

  研究人員同時指出,對於大腦皮層的發育是否會由於基因異常或環境壓力(如早產)而被破壞,進而影響大腦發育並導致多動症和自閉症等疾病,學界長期以來一直未有定論。而新研究對可能導致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在小鼠大腦發育特定階段的活動進行了定義,表明大腦早期發育情況異常是引起這類神經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對於這類常見遺傳因素的了解,則有助於科學家對大腦發育的整體研究更上一層樓。

  文章編譯自:Expression profiling of mouse subplate reveals a dynamic gene network and disease association with autism and schizophrenia

關鍵字:自閉症,精神分裂症,研究人員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