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T&CHTV 文獻精粹】
導語:本文探討了益生菌在抑鬱症治療中的潛在作用。這項研究不僅為抑鬱症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輔助治療選擇,也為心理醫學領域帶來了治療策略的多樣化發展。
抑鬱症作為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盡管現有的抗抑鬱藥物緩解了許多患者的症狀,但仍有部分患者對一線治療反應不佳。近年來,隨著對微生物-腸-腦軸在情緒調節中作用的深入理解,益生菌作為潛在的輔助治療手段受到了研究者的關注。然而,這一領域的臨床試驗相對匱乏,且已有研究在安全性、耐受性及療效評估方麵存在不足。
2023年6月,JAMA Psychiatry發表了一篇題為“Acceptability, Tolerability, and Estimates of Putative Treatment Effects of Probiotics as Adjunc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的文章,旨在探索益生菌在抑鬱症治療中的作用,及其對患者臨床症狀的具體影響。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項單中心、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初步隨機臨床試驗,旨在為益生菌作為重度抑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患者輔助治療的可接受性、耐受性提供數據,並估計其對臨床症狀的幹預效果大小。研究納入了50名18~55歲的MDD患者,這些患者正在接受抗抑鬱藥物治療但反應不完全。參與者隨機分配至接受每天8億個菌落形成單位的多菌株益生菌或安慰劑,連續8周。主要評價指標為抑鬱和焦慮臨床症狀的變化,包括漢密爾頓抑鬱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17)、抑鬱症狀清單(Inventory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IDS)評分,及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 HAMA)和廣泛性焦慮障礙(General Anxiety Disorder, GAD-7)評分。
研究結果
抑鬱症狀的顯著改善
研究結果顯示,在為期8周的幹預期中,益生菌組與安慰劑組相比,在HAMD-17量表評分上表現出顯著的改善(見圖1)。具體而言,益生菌組在第4周和第8周的HAMD-17評分(SD)分別為11.00(5.13)和8.83(4.28),而安慰劑組則為14.04(3.70)和11.09(3.22)。通過線性混合模型計算的標準化效應大小(SES)在第4周達到0.70(95%CI:0.01~0.98),表明益生菌組在減輕抑鬱症狀方麵具有中等效應量。
焦慮症狀的改善趨勢
在焦慮症狀的評估上,HAMA量表評分也顯示出益生菌組的改善趨勢。益生菌組在第4周和第8周的HAMA評分(SD)分別為11.71(5.86)和8.17(4.68),安慰劑組則為14.70(5.47)和10.95(4.48)。第4周和第8周的SES(95%CI)分別為0.67(0.00~0.95)和0.79(0.06~1.05),進一步證實了益生菌對焦慮症狀的潛在積極影響。
GAD-7評分的非顯著性差異
盡管益生菌組在GAD-7評分上與安慰劑組相比,在第4周和第8周並未顯示出統計學上的明顯差異,這一結果提示益生菌對於某些焦慮症狀的改善效果可能並不像對抑鬱症狀或HAMA量表所評估的焦慮症狀那樣顯著。
治療的高依從性和耐受性
研究中一個重要的發現是益生菌治療具有高依從性,可達到97.2%,即幾乎所有的參與者都按照要求服用了益生菌。同時,研究期間未報告任何嚴重不良事件,進一步證實了益生菌治療在實際應用中的高安全性和良好耐受性。
總結討論
本研究首次在西方人群中證實了益生菌治療的安全性、可接受性,並展現其對抑鬱症狀和焦慮症狀的潛在療效。研究結果顯示,益生菌組在HAMD-17和IDS評分上相較於安慰劑組有明顯改善,同時在HAMA評分上也觀察到了類似的積極趨勢。同時,研究的高依從性和良好的耐受性數據強化了益生菌作為輔助治療的實用性。這些發現不僅為益生菌在抑鬱症治療中的應用提供了初步證據,也為未來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奠定了基礎,推動了心境障礙治療策略的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NIKOLOVA VL, CLEARE AJ, YOUNG AH, et al. Acceptability, Tolerability, and Estimates of Putative Treatment Effects of Probiotics as Adjunc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Psychiatry. 2023, 80(8):842-847.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23.1817.
“醫學論壇網”發布醫學領域研究成果和解讀,供專業人員科研參考,不作為診療標準,使用需根據具體情況評估。
編輯:耳東
二審:薄荷
三審:清揚
排版: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