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7日,由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發起的精神科醫師戒煙高峰會在北京召開, 會議由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郝偉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精神衛生中心趙敏教授主持。中國疾病控製與預防中心控煙辦、精神科和內科多位專家教授做了精彩報告。
除中國控煙現狀及其舉措、吸煙與呼吸疾病及心血管疾病關係等議題外,會議重點討論了吸煙與心理、精神障礙的關係,包括煙草成癮的本質、煙草成癮的藥物治療及其心理行為治療方法,強調了社會、心理、生物學綜合幹預的重要性以及精神科醫生在控煙中應當承擔的重要責任,並達成三點共識。
煙草依賴存在的“土壤”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 於欣
研究證實,煙草不僅可使吸煙者獲得心理快感,還可使吸煙者產生軀體依賴性。這是煙草依賴形成的生物學基礎。
不同的心理學派對吸煙有不同的解釋,動力學派認為,吸煙與口欲期(即從出生到1歲半左右主要從刺激口腔的部位得到快感)有關。行為學派則認為,吸煙是習得的而非來自先天。發展心理學派認為,吸煙是為了獲得自我肯定。社會心理學派則認為,吸煙是為了獲得群體接納。
此外,吸煙率高還與社會經濟水平低下、受教育程度低有關。農民、重體力工人、民營企業主、國家公務人員以及部分少數民族(如瑤族、蒙古族和彝族)吸煙率較高,這是吸煙者的社會學基礎。
一些精神障礙也與吸煙有關,吸煙的精神分裂症、焦慮症、抑鬱症、社交恐怖症等有關,現在的觀點認為,吸煙者更容易患老年癡呆
煙草依賴是一種疾病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WHO成癮行為與健康合作中心 郝偉
現在普遍的觀點認為,煙草依賴也是一種慢性高複發性疾病,應該引起醫生尤其是精神科醫生的重視。
煙草成癮的機製
成癮跟很多因素有關,如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心理因素和條件反射等。一般認為,社會、心理因素與成癮行為的開始階段關係較為密切,隨著慢性使用,機體逐漸出現適應性反應,形成了依賴。這時,生物學因素起主要作用。
煙草成癮者最初也許隻是為了社交性使用,但隨著他們使用次數和數量的增加,最終變成了對煙草不可遏製地衝動性使用,直到出現煙草依賴。患者在戒煙初期會出現較重的急性戒斷症狀,隨後症狀減輕,但綿延的稽延症狀,仍給患者帶來困擾。這些都是戒煙複發的原因。
複發――戒煙的瓶頸
戒煙複發是指藥物(包括煙草)依賴者在保持一段時間戒斷後,又因種種原因再次使用藥物的過程。複發是一個過程,包括三個階段:失足、偶吸和複吸,兩者之間存在轉化狀態。
戒煙的複發率高。研究顯示,在普通人群中,戒煙的1年複發率為97.5%,有2/3的戒煙者在戒煙2天後重新吸煙,而經臨床治療的戒煙者的複發率仍約為73%。複發多發生在戒煙後前幾周內。研究還證實,戒煙複發率與其他藥物濫用的複發率相似。
複發減輕――幾多對策
醫師要從增強患者戒煙的動機、緩解戒斷症狀、降低吸煙渴求和應對複吸高危環境三方麵著手。
在戒煙初期,患者會出現如注意力不集中、心律血壓下降、唾液分泌增加、頭痛、失眠、易激惹和食欲增加等戒斷症狀,此時要給予患者必要的治療以減輕症狀。要幫助患者處理負性情緒,緩解人際衝突,減輕社會壓力,使患者能夠成功應對複吸的高危環境。要鼓勵病人接受預防複發的社會、心理方麵的幹預。國外最近的研究發現,伐尼克蘭是尼古丁受體的部分激動劑,可以緩解戒煙後戒斷症狀、降低吸煙渴求和對抗由於吸煙所致的快感,可以幫助減少複吸。
重要的是,醫師和患者都要清楚地認識到,複發是可以被控製的。
吸煙――對精神疾患推波助瀾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 李冰
罹患精神疾病的病人在建立社會關係、求職和居住等方麵均存在較多困難,吸煙便成其一種自我解脫的方式。研究顯示,與無精神疾病者相比,有終身精神疾病者和近期出現精神疾病者的終身吸煙率顯著升高。
吸煙與抑鬱
在英國,56%的抑鬱症患者吸煙,而普通人群吸煙率為26%。在無抑鬱症狀的青少年中,吸煙是其產生嚴重抑鬱症狀的最強危險因素。在有抑鬱病史的吸煙者中,戒煙更困難,即使是很輕微的抑鬱也會影響戒煙。
吸煙與自殺
存在抑鬱等精神障礙者常將吸煙作為自我緩解症狀的手段,而且吸煙也是其自殺前的普遍行為。吸煙本身可能影響人腦的和諧狀態,增加抑鬱危險,後者又進一步增加自殺危險。此外,吸煙也可能與一些傾向於自殺的性格(如自卑等)存在一定相關性。
吸煙可顯著增加患肺癌等癌症危險,而後者是自殺的重要危險因素。
吸煙與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患者的吸煙率更高,這可能與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額葉的多巴胺活性降低有關。吸煙可能通過增加前額葉多巴胺釋放減輕患者的不適。而治療精神分裂的鎮靜劑阻滯了多巴胺突觸後受體,吸煙可能使患者阻滯的多巴胺效應得以恢複。
煙草依賴的藥物治療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 於欣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戒煙藥物分為三類,即我國SFDA新近批準上市的酒石酸伐尼克蘭(暢沛)、尼古丁替代療法及抗抑鬱藥。
尼古丁乙酰膽堿受體部分激動劑――伐尼克蘭
伐尼克蘭是一種尼古丁乙酰膽堿受體的部分激動劑,對於該受體的的α4β2亞型具有高選擇性。它有利於緩解對尼古丁的渴求和戒斷症狀,並減少患者吸煙後產生的欣快感,降低對吸煙的期待,避免複吸。
目前,伐尼克蘭已經被2008年版的美國《煙草使用和依賴臨床治療指南》列為一線治療用藥,還被WHO《全球煙草流行,2008》報告列為推薦戒煙藥物。
伐尼克蘭對5-HT3受體有激動作用,其常見不良反應為惡心,建議藥物與食物同服或者服用部分食物,可以減輕消化道不良反應。
尼古丁替代療法
該療法是以非煙草的形式,給戒煙者提供治療量的尼古丁,而治療量的尼古丁遠遠少於戒煙者原來從煙草中的獲得量。但是,如果患者治療期間吸煙,則有可能發生尼古丁過量而導致中毒的危險。
抗抑鬱藥――安非他酮
安非他酮可能直接作用於成癮通路的神經末梢,增加腦內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含量,消除吸煙渴望、減輕戒斷症狀。
精神科醫師戒煙高峰會達成以下共識
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複發性腦病,既屬精神衛生問題,又與呼吸、心血管、腫瘤等臨床各科疾病密切相關,治療需要臨床多學科參與;
精神衛生工作者在煙草依賴治療中具有專業優勢和義不容辭的責任,應積極參與政策倡導與促進多部門合作,協助控煙部門開展健康教育,並對戒煙相關專業人員進行心理行為幹預知識的培訓,與臨床各科密切合作開展煙草依賴的治療,參與製定戒煙指南、方案等;
精神衛生工作者應該積極推進開展有關煙草依賴的基礎和臨床科學研究,提高我國控煙水平。
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向精神科醫師提出如下倡議
精神科醫師帶頭不吸煙和積極戒煙,並努力幫助病人戒煙;
主動協助政府、控煙部門和相關非政府控煙組織開展戒煙倡導和有關控煙的宣傳教育活動,參與政府控煙的相關政策製定、實施與評估工作;
主動參與內科等臨床科室的控煙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谘詢與幫助;
條件允許,鼓勵建立戒煙門診或戒煙谘詢機構;
努力倡導無煙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包括精神病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精神科等)。
(本版由 小玢 整理 郝偉 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