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納森・戴維森教授
喬納森・戴維森(Jonathan R. T. Davidson)教授是美國杜克大學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係教授,曾在多個國際著名醫學組織、機構和醫學雜誌擔任主席和顧問,曾任美國焦慮障礙協會理事、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Ⅳ)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診斷標準製定委員會聯合主席。
受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和中國西部精神醫學論壇的邀請,喬納森・戴維森教授於2008年8月21日在成都作了《焦慮障礙的治療》和《PTSD的回顧:診斷、影響、識別和治療》的專題講座。他詳細介紹了焦慮障礙的流行病學、病因學、治療(包括對五種亞型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另外對PTSD近年來的重要研究成果與進展作了重點介紹,並為四川震後PTSD的治療和幹預提出科學有效的建議。現將其演講內容總結如下。
焦慮障礙的患病率和經濟負擔
90年代的全美共病調查(NCS)及其10年後的全美共病再次調查(NCS-R)表明,焦慮障礙終生患病率分別高達25%和27%~30%。其中社交焦慮障礙(SAD)、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廣泛性焦慮障礙(GAD)、驚恐障礙(PD)和強迫症(OCD)的終生患病率分別約為15%、8%、6%、3%和2%(圖1)。
據估計,約2690萬美國人受到焦慮障礙的影響。而且,該病是一種慢性病,患者從發病到臨床治愈往往經曆相當長時間,會帶來很大的直接和間接經濟負擔。據1990年統計,與焦慮障礙相關的費用是423億美元,約1/4為直接醫療花費,3/4以上是間接花費,如生產力降低。其中PTSD與PD的服務成本最高。因此,提供更多有效且成本相對較低的門診治療,可大大減輕社會經濟負擔。
焦慮障礙的病因學與病理生理學
病因學:
●遺傳因素導致患病風險增加
●早期經曆,童年創傷
解剖學:
●杏仁核周圍環路(圖2所示是杏仁核傳輸通路)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
神經生物學假設:
●去甲腎上腺素(NE)功能亢進
●5羥色胺功能異常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
●γ氨基丁酸受體異常
●多巴胺受體功能異常
PD
驚恐障礙
PD發作期從十幾歲到二十多歲,經常伴隨廣場恐怖(30%~40%)、抑鬱症(40%~70%)和物質濫用(30%~40%)。
PD的診斷(DSM-Ⅳ診斷標準):
●反複、突然出現的驚恐發作,如心悸、發汗、胸痛、瀕死感、頭暈等症狀。
●至少1個月有下述1種症狀發作:
◆持續關注自己有下一次發作;
◆擔心驚恐發作的後果和影響;
◆發作時行為有顯著變化。
●伴或不伴有廣場恐怖。
PD的治療
PD的治療需考慮以下五個方麵:減少驚恐發作頻率,減少預期性焦慮,治療驚恐伴隨的恐懼,改善生活質量及總體功能和減少殘疾發生。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應根據患者情況製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目前FDA批準的治療PD的藥物是,抗焦慮藥阿普唑侖、氯硝西泮和阿普唑侖緩釋片,抗抑鬱藥帕羅西汀速釋片/控釋片、舍曲林、氟西汀和文拉法辛緩釋片。帕羅西汀是第一個被批準治療PD的藥物。研究表明,與氯米帕明相比,帕羅西汀在治療早期效果更顯著(圖3)。
抗抑鬱藥聯合苯二氮 草 卓 類(BZ)治療焦慮是有意義的,特別是選擇性5羥色胺再吸收抑製劑(SSRI)與BZ的聯合治療。從起效時間、耐受性、治療廣譜性等方麵的比較來看,BZ與SSRI各有優勢。二藥聯合,前者可在抗抑鬱藥療效未發揮時期提供快速抗焦慮效果,減輕服用抗抑鬱藥初期的焦慮症狀,更全麵和持久地改善焦慮症狀,後者可預防和治療BZ類藥物引起的抑鬱症。
小結
●慢性疾病,常伴隨共病,可能導致功能損害
●就診人群中很常見
●認知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均有效
●需要長期有效和安全的治療
●SSRI 優於三環類抗抑鬱藥(TCA)與BZ
● 緩慢地、有計劃地和個體化地撤藥,減少停藥反應的發生
PTSD
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指個體暴露於(獨自或者與他人一起經曆、目睹或者麵對)一種突然的、威脅生命、身體或者嚴重創傷的情景,表現出極度的害怕、無助和恐懼。PTSD的核心症狀有3組,即反複侵入性創傷性體驗、回避症狀和警覺性增高症狀,持續至少1個月,並存在有臨床意義的應激症狀或功能損害。女性PTSD發生率高於男性,並且存在更多精神症狀和生理反應,病程也相對較長。
PTSD的分類:①急性創傷,個體經曆創傷1個月以內出現應激症狀;②急性PTSD,3個月以內發生的應激反應;③慢性PTSD,3個月以後出現症狀並且持續存在;④推遲發作的PTSD,經曆創傷事件後6個月才出現應激反應。
PTSD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給患者本人及家庭甚至社會帶來很大影響,有研究顯示,PTSD造成的平均工作損失天數為3.6天/月,年生產力損失為30億美元,與其他焦慮障礙和抑鬱症相比,年平均門診次數更多(5.3次/年對4.4次/年和3.4次/年)。PTSD還易合並其他精神疾病或軀體疾病,如廣泛性焦慮症、重性抑鬱、藥物依賴、支氣管哮喘、胃潰瘍和高血壓等。
PTSD的治療
PTSD的治療目標是減少核心症狀,增強社會功能,改善生活質量,增加患者神經可塑性,預防PTSD複發和減少共病的發生。對PTSD的早期幹預與預防很重要,治療包括:社會心理治療,如暴露療法、認知療法、脫敏療法、催眠療法等;藥物治療,如使用抗抑鬱藥[SSRI、選擇性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製劑(SNRI)、TCA、單胺氧化酶抑製劑]、心境穩定劑和抗精神病藥物等,但不主張使用BZ類藥物;其他療法,如針灸、冥想、中草藥、運動等。醫生應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選擇治療方案,從而達到治療目標。在PTSD治療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是患者的自殺傾向、共病以及失眠問題。PTSD患者的自殺企圖是普通人的6倍。
帕羅西汀是FDA批準用於PTSD的藥物。研究顯示,帕羅西汀治療有或無焦慮/抑鬱共病的PTSD,患者CAPS-2評分顯著改善(圖4)。一項研究比較了帕羅西汀(20 mg/d 和40 mg/d)與安慰劑治療PTSD的療效,臨床療效總評量表(CGI)評價結果顯示帕羅西汀有較好療效。另有一項隨機雙盲對照研究表明,針灸和認知行為療法治療PTSD的有效率分別為68%和43%,優於候診對照組(19%)。
SAD
社交焦慮障礙
SAD的發病率很高,是繼重性抑鬱、酒精濫用後的第三位常見精神疾病(圖5)。SAD患者易患其他疾病,如重性抑鬱、強迫症、PD、PTSD、酒精依賴和藥物依賴。SAD的發病與5羥色胺功能異常、多巴胺功能異常有關,相關證據較明顯。多巴胺功能異常的證據包括:SAD患者隨年齡增長,殼核體積縮小;SAD患者的D2受體結合率降低;SAD患者的多巴胺轉運體(DAT)受體結合率增高或降低;奧氮平和奎硫平對SAD患者有效。
SAD的診斷(DSM-Ⅳ修訂版標準):
●對一種或多種社交或表演場合的明顯和持久性恐懼,擔心自己舉止窘迫或做出令人難堪的事情。
●在恐懼的社交場合下,幾乎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緊張焦慮,因此有環境限製或境遇誘發性驚恐發作。
●自己認識到這種恐懼是過分的或沒有道理的。
●回避恐懼的社交或表演性場合,或者是在這種場合下需忍受極度的焦慮或痛苦。
●這種對恐懼的社交或表演場合所出現的回避、提心吊膽或苦惱,明顯地幹擾了個人的日常生活規律、工作(或學業)、社交活動或人際關係,或者是對這種恐怖表現感到明顯的苦惱。
●年齡小於18歲者,必須至少有6個月病程。
●這種恐懼或回避不是由於某種物質(如藥物濫用或藥品)或軀體疾病所致的直接生理效應,也不可能歸於其他精神障礙。
●排除因為某種軀體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礙所伴發的症狀。
SAD的治療
FDA 批準的SAD治療藥物包括帕羅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緩釋劑和氟伏沙明緩釋劑。有研究對帕羅西汀3個可變劑量治療SAD的研究中基於CGI評分的有效率進行了總結(圖6)。
SAD小結:
●SSRI作為一線治療藥物,證據明顯
●沒有證據表明SNRI優於SSRI
●二線治療藥物為氯硝西泮和普加巴林
●抗精神病藥物可能有益
●三線治療藥物為苯乙肼
●有顯著的長期致殘性
●聯合治療可能發揮作用
OCD
強迫症
強迫環路不同於杏仁核的恐懼環路,OCD患者的皮層-紋狀體-丘腦-皮層環路(CSTC)較複雜,功能活躍。在腦影像學研究中,誘發症狀時,該環路功能進一步激活。CSTC 活性是狀態依賴性的,當 SSRI和行為治療有效時,其活性降低,因此CSTC活性降低的程度和部位可以預測SSRI、認知行為療法和精神外科治療的效果。
OCD的可選治療方案為:①心理社會治療,如行為治療;②解剖治療,如扣帶回切開術、深腦刺激;③藥物治療,如氯米帕明、SSRI和抗精神病藥 (增效)。有5種抗抑鬱藥被FDA批準用於治療OCD,包括帕羅西汀(40 mg/d)、舍曲林(50~200 mg/d)、氟西汀(60~80 mg/d)、氟伏沙明(100~300 mg/d)與氯米帕明(100~250 mg/d)。有研究對抗抑鬱藥治療OCD的療效進行了比較,彙總研究結果顯示,帕羅西汀、氟伏沙明和西酞普蘭均可使強迫症狀量表(Y-BOCS)分數顯著降低(圖7)。
GAD
廣泛性焦慮障礙
FDA批準的治療GAD的藥物是帕羅西汀、艾司西酞普蘭、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
GAD除了引起患者焦慮症狀外,還可能導致殘疾,影響病人在家庭、工作和社會環境中充分發揮作用。因此,治療的目標不僅要評價焦慮症狀的改善,更要從總體功能改善來綜合評估。
固定劑量帕羅西汀的研究第一次綜合評估了GAD患者總體功能改善情況。其中最有影響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了帕羅西汀對Sheehan傷殘量表 (SDS)分數的改善。研究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帕羅西汀的兩個劑量組中SDS總分均顯著改善,而且在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工作等方麵的改善上,帕羅西汀組也均顯著優於安慰劑(圖8)。
GAD需要長期治療,停藥1個月後約25%的患者症狀會完全複燃,停止治療在第1年後的複發率為60%~80%。
一項為期32周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表明:在使用帕羅西汀治療8周並取得較好療效後,繼續使用帕羅西汀治療GAD痊愈率更高(帕羅西汀73%,安慰劑34%,P<0.01)。這些有顯著臨床意義的研究結果顯示,在長期治療中,帕羅西汀可提高GAD治愈率。
焦慮障礙治療策略探討
帕羅西汀治療焦慮障礙的臨床治愈率
有一項研究對帕羅西汀治療4種焦慮障礙(PD、SAD、GAD和OCD)的臨床治愈率做了統計,結果顯示帕羅西汀組治愈率均顯著高於安慰劑組(圖9)。另一項研究表明帕羅西汀對PTSD的治愈(CAPS-2評分<20)率為29.4%(圖10)。
藥物副作用問題
在臨床治療中,醫生需結合患者情況考慮藥物副作用問題。治療焦慮障礙藥物在發揮作用的同時,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一些副作用,如消化係統症狀、 激越、 失眠 、鎮靜、性功能障礙、撤藥反應和體重增加等。
劑量策略
臨床醫生在治療焦慮患者時要注意藥物劑量的設定,權衡治療效果及藥物副作用。其所用給藥策略是劑量滴定和維持給藥。劑量滴定包括按毫克給藥、按治療效果調藥和按不良反應調藥。在患者耐受的情況下采用遞進的劑量逐漸達到治療效果。如果出現患者不能耐受的藥物副作用,則采用維持劑量進行治療。當患者病情好轉後,一些臨床醫生或者患者自己就把劑量調低,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應該繼續使用有效劑量來維持治療。當患者病情好轉後應繼續使用治療劑量,不需要下調劑量。
例如,帕羅西汀的給藥策略是,帕羅西汀劑量滴定:第1周10 mg/d,第2周20 mg/d,第3周30 mg/d,第4~6周40 mg/d,到第8周50 mg/d。這是在通常情況下的用藥策略,在臨床實踐中需綜合考慮患者個體情況,如對老人、兒童及合並其他疾病者需酌情用藥。
焦慮障礙治療指南一覽
英國精神藥理學會 (www.bap.org.uk)
新加坡衛生部 ( www.moh.gov.sg)
加拿大精神病學學會指南
(Swinson et al. 2006)
國際精神藥理學項目
(www.ipap.org) (GAD和PTSD)
美國精神病學學會
(www.psych.org) (PTSD、OCD和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