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病因學研究有新進展

作者:付東紅 何小璐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6-03-23

醫學論壇網訊(通訊員付東紅 何小璐)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公共衛生事業部馬弘主任醫師、臨床精神病學研究室於欣教授團隊與國內外15家機構合作,2012年開始了基於社區精神衛生服務網絡開展了一項精神分裂症遺傳學研究,國外合作方牽頭人是荷蘭烏得勒支大學Rene Kahn教授。目前研究取得了新進展,題為“17q25常見變異及其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增加精神分裂症患病風險並調節人腦中的基因表達”的學術論文日前在線發表於精神病學領域排名第一的雜誌《分子精神病學》。這項研究首次提示微管蛋白折疊輔因子D基因(TBCD)內含子和鋅指蛋白750基因(ZNF750)兩個基因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並首次發現這兩個基因與人類大腦組織中的基因轉錄水平有關,增進了對精神分裂症病因學的理解。該文章作者為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公共衛生事業部助理研究員管麗麗,通訊作者為馬弘。

專家介紹,研究人員首先采用獨立的病例-對照樣本對已發表的兩項中國漢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的主要結果進行了獨立驗證,發現兩個常見單核苷酸多態性位點存在顯著的交互作用,且能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風險。這兩個位點分別位於TBCD內含子和ZNF750第2外顯子的5'非翻譯區,均坐落於17q25(17號染色體長臂2區5帶)上,該染色體區域是精神分裂症遺傳學研究的熱點區域之一。

專家指出,在胎兒發育過程中,TBCD在大腦皮質和脊髓高度表達,該基因的突變可能導致大腦皮質畸形,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觀察到神經元前體細胞存在微管蛋白網絡的紊亂。已有研究表明ZNF750與銀屑病相關,本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與銀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存在共同的遺傳學基礎。

管麗麗介紹,進一步,課題組利用基因型-組織表達數據(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 project)探索了這兩個位點的不同基因型組合與人腦組織中13個區域基因表達的關係。發現皮質中TEA域家族成員3基因(TEAD3)、SH3域和三十四氨基酸重複2基因(SH3TC2)、鉀通道亞家族K成員9基因(KCNK9)、胰腺祖細胞分化和增殖因子基因(PPDPF)的表達水平,以及小腦中ephrin-A1基因(EFNA1)、RNAU4atac小核13假基因(RNU4ATAC)、類核孔蛋白2基因(NUPL2)的表達水平受到兩個位點之間交互作用的調節。

其中,SH3TC2的突變可導致一種兒童期起病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且可能與孤獨症有關;KCNK9是腦皮質神經元興奮性的關鍵因子,該基因突變可造成神經元遷移的缺陷;EFNA1和RNU4ATAC參與神經係統的發育過程。本研究為理解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機製提供了新的線索和靶點。

關鍵字:精神分裂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