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了半個多世紀的不斷發展,脊柱融合技術成熟壯大,其在臨床應用中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關注焦點是融合術後鄰近節段退變的問題。非融合技術隨著新科技、新材料的出現,以及減緩鄰近節段退變而逐漸發展起來。然而,在臨床實踐中,骨科醫生仍發現接受非融合術治療患者也出現鄰近節段退變。鄰近節段退變與哪些因素有關?如何看待脊柱融合與非融合術? 醫學論壇網編輯就近兩年的研究進展以及專家觀點進行整理,以饗讀者!

更多>>  專家觀點

王岩:人工頸椎間盤置換的思考

近期國外的一些類似研究也發現多節段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後骨贅增生情況加重的現象。另一方麵,在目前的狀態下,我建議對於多節段的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還是要謹慎,這種手術相當於多個這種不確定因素的複合體,可能會對患者遠期治療效果產生影響。[詳細]

薑建元:重視頸椎融合術操作細節,合理開展頸椎非融合技術

盡管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ADR)假體假體設計雖趨向成熟,但最新研究發現頸椎ADR術後仍存在一定比例的鄰近節段退變發生,且由於人工假體自身使用壽命等內在因素,頸椎ADR術後節段翻修率會明顯增加;另外,頸椎ADR假體價格昂貴、操作複雜、假體MR[詳細]

田偉:融合手術和自然退變共促ASD

頸前路減壓植骨融合術(ACDF)一成為治療頸椎退行性疾病、創傷、腫瘤等多種疾病的最有效的手段和金標準,但對這一術式爭論的焦點是融合術對臨近節段退變(ASD)的影響,以及非融合手術是否能達到減少ASD的目的。[詳細]

阮狄克:鄰近節段椎間盤退變定義尚不明確

阮教授指出,相鄰節段退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他認為,相鄰節段椎間盤退變應該是一個具有影像學、生物力學及症狀學的綜合概念。臨床實踐發現在行頸椎融合術的患者其融合的上、下相鄰節段在術後隨訪中發生了影像學上的退變,但並沒有相關臨床症狀伴隨出現;[詳細]

袁文:對非融合技術持嚴謹態度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骨科袁文教授在《頸椎融合與非融合手術的再認識》一文中指出,目前,許多學者對ACDF和ADR的相關研究主要回答了兩個問題:和ACDF相比,AD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袁教授認為,至少對單階段的頸椎病而言,ADR是一個有前景[詳細]

田偉:非融合術是時代產物,最終還需時代驗證

頸椎前路減壓融合術(ACDF)是Smith-Robinson及Cloward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而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CADR)初次嚐試是Reitz等開始於1964年;ACDF+鋼板固定(ACDFP)於1967年由Bohler首次開展。[詳細]
  專家視頻
更多>>  脊柱融合技術
經椎間孔椎間融合術
經椎間孔椎間融合術(TLIF)實際上是對PLIF技術的改進,它並不能完全取代PLIF:1981年,Blume等最先報告經後方單側人路完成椎間融合手術:這種改進的..[詳細]
前路椎間融合術
1948年,Lane等 報告應用前路椎間融合術(ALIF)技術治療退行性腰椎病變。然而由於該手術技術的不成熟以及有較多的並發症,當時並不為臨床醫師所重視。直到上..[詳細]
後路椎間融合術
後路椎間融合術(PLIF)最早由Cloward在上世紀50年代報告。在早期,PLIF技術通常指常規後路椎間融合,無椎弓根螺釘等內固定聯合應用,並發症發生率較高,..[詳細]
360。環形融合
360。環形融合並不是一種單一的術式,它是幾種手術方式聯用以達到三柱融合的目的。簡而言之,環形融合主要指ALIF+PLF、PLIF+PLF與TIIF+PLF三種..[詳細]

“涵洞”360度環形減壓技術要點

 在近期召開的COA國際學術會議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劉曉光教授報告了“胸椎椎管狹窄症‘涵洞塌陷法’360度環形減壓的並發症及預防技術”。胸椎管狹窄症,尤其是後縱韌帶骨化引起的上胸椎椎管狹窄,手術風險很大,一是由於上胸椎解剖特點—生理後凸,單純減壓效果不明顯;二是上胸椎位於缺血區,術後症狀加重比例較多。目前,前路、後路以及前後路聯合手術風險大,術後症狀加重[詳細]
更多>>  脊柱非融合技術
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
自從 20世紀 60年代,Robinson和 Smith首先報道應用頸前路減壓植骨融合術治療頸椎病以來,頸前路減壓植骨融合術一直被認為是治療頸椎病的昀有效方法。..[詳細]
人工腰椎間盤置換術
國外從 20世紀 80年代開始進行人工腰椎間盤的臨床應用研究。2004年,美國 FDA批準 Charite SB Ⅲ型腰椎人工椎間盤置換術用於下腰痛患者的治療。..[詳細]
人工髓核置換術
自從 1934年 Mixter和 Barr首先報告腰椎間盤突出症並成功施行髓核摘除術以來,髓核摘除術一直被認為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最佳方法。但行髓核摘除術後,..[詳細]
棘突間內固定撐開裝置
棘突間內固定撐開裝置其作用原理為內固定裝置產生的撐開力可使手術節段發生相對後凸,使內折的黃韌帶張開以減少對椎管內的侵入,椎體間產生的縱向撐開力可增加椎間孔直徑,..[詳細]
經椎弓根彈性固定裝置
經椎弓根彈性固定裝置其作用原理為可卸載退變椎間盤和小關節的壓力負荷,保留正常活動度,增加脊柱穩定性,防止和減緩鄰近關節段退變。其主要產品有 Graf Ligam..[詳細]

四位骨科專家探討Wallis動態穩定係統

2012年15-18日,中華醫學會第十四屆骨科學術會議暨第七屆COA國際學術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在“脊柱2分會場”上,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全軍骨科中心湯遜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骨科楊述華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脊柱外科劉海鷹教授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骨科徐林教授均就棘突間動態穩定係統Wallis治療腰椎退行性疾病做了精彩報告,醫學論壇網編輯就報告內容做了彙總整理。Wallis植入物[詳細]
更多>>  相關專題
主頁 | 廣告條款 | 法律顧問 | 聯係我們 | 版權聲明 | 關於我們 | 誠聘英才 |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040853號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審核同意書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