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中醫“膏”的相關製作和使用已有記載,最早發現但已失存的古醫籍《五十二病方》記載有膏劑30 餘方,因製作時加用膏劑而稱為“膏之”。戰國時期的《養生方》和《雜療方》則記載了用煮熟大棗搗爛成泥製成的棗膏。我國現存最早的醫籍《黃帝內經》記載有2個膏,《靈樞·癰疽》所載豕膏,用以治療猛疽化膿和米疽,為豬脂入膏的應用擴大了思路;《靈樞·經筋》 中“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治之以馬膏……”,記載了馬膏的外用。
漢、唐時期雖有“膏”的稱謂,分為內服和外用兩類,但仍以內服、治療為主。普遍認可的膏方內服最早記錄當是東漢末年張仲景《金匱要略》所記載的大烏頭煎、豬膏發煎,其煮水得膏的這種製膏與現代膏方的製作工藝比較相似。南北朝時陳延之所著《小品方》中所載“地黃煎”以單味生地黃煎製而成,是最早的滋補膏方。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有個別“煎”方與現代膏滋方相似,製劑上多采用水煎、去渣、取汁、濃縮的工序。
漢、唐時期
宋、金、元時期,膏、煎稱謂上無明確分別,但有膏逐漸取代煎的趨勢。北宋《太平聖惠方》卷二十六載有治虛勞贏瘦無力的地黃煎、卷二十七載有治虛勞渴、四體虛乏、羸瘦的括萎煎,其後的《聖濟總錄》所載栝萎根膏,以“膏”命名,含生栝樓根和黃牛脂共同製成,有養胃生津之效。南宋《洪氏集驗方》中用以治虛勞幹咳的瓊玉膏,有生地黃、人參、茯苓和白蜜合方,至今仍廣為沿用。此外,尚有《丹溪心法》的藕汁膏等,均是卻病養身之品。
宋、金、元時期
明清時期為膏方發展的成熟階段。在膏方的名稱上,多以“某某膏”的方式命名,此時“膏”已成為滋潤補益類方劑的專用名,“煎”則指水煎劑。製作方麵,明清時期已基本固定,即用水多次煎熬,濃縮藥液,最後加蜂蜜等成膏。清朝時期,膏方應用更加備受重視、更加靈活。
明清時期
近現代,膏方的研製運用飛速發展。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生保健理念的加強,加上現代科學研究技術、現代加工工具的應用,膏方的便捷製作、推廣普及漸成規模,每逢冬令之季即在江南、華南廣為盛行,在上海地區甚至有“上海膏方”之說。
近現代時期
膏方的分類
按加工方法分類
水膏 水膏是將藥汁加熱後濃縮即可,不放任何其他輔料,也稱清膏。
素膏 素膏是用麥芽糖、蔗糖、蜂蜜等植物性輔料加入水膏中熬煉收成膏,也稱糖膏、蜜膏。
葷膏 素膏中加入動物類膠,如阿膠、龜板膠、鹿角膠等輔料熬煉製作而成的膏劑。
按製作來源分類
成方膏滋藥 選用確具療效的膏方方劑,由藥廠成批加工,作為中成藥商品供市場銷售(如十全大補膏、人參滋補膏等)。
臨方膏滋藥(定製膏方) 醫生針對服用者不同體質及臨床表現,臨診進行辨證論治所開取的處方,一人一方,由有資質的零售、生產、醫療單位加工製成的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