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話膏方

作者:陳英群 唐海寧 梁興倫 張鳴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2-11-08
“冬令進補”話膏方
“冬令進補”話膏方

  中醫認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其生理活動隨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故飲食起居須遵循自然規律,以保持身體健康,即所謂的 “天人合一”。

  《內經·素問》曰,“冬三月,此謂閉藏”,人體在冬季的3個月裏進入代謝緩慢階段,是養精蓄銳的時機,亦是服用補藥的最佳時機,加強營養物質的吸收和蘊蓄,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有助於降低來年春季生病的風險,故民間有“冬令進補、 三春打虎”之說。

  服用膏方是冬季進補常用的一種養生保健方法。“膏”是一種傳統的中藥製劑,將藥物煎煮取汁、濃縮成半固體狀,即稱為膏劑 ;“方”即中醫的處方。

  冬令膏方是根據人的體質和臨床表現不同擬定適宜處方,選用適當的藥物進行配伍,經濃煎後摻入輔料製成的一種稠厚狀半流質或凍狀劑型。

  膏方通常具有營養滋補和治療預防的作用,同時還具有效成分可被充分利用、口感較好、保存時間較長、服用方便等優點,適合於不同體質、地域、年齡及疾病狀態的人群服用。

  膏方的組方原則及療效特點

  膏方因人而異、量身定製,上乘膏方應包括滋補藥、對證藥、護胃藥及輔料等4個部分,彰顯了5大組方原則,即重視脈案書寫,辨證立法;分析體質差異,量體用藥;調暢氣血陰陽,以平為期;重視脾胃功能,以喜為補;配方動靜結合,補治相兼。

  以理法為據,中醫膏方可由以下藥物組成(圖1)。

  膏方具有補治結合、量體製方和高效簡便等特點。① 補治結合、救偏卻病:中醫藥學認為“湯者蕩也,散者散也,丸以緩調於中,膏則填精益氣”,膏方能補氣養血,具有救偏卻病的雙重效果。② 量體製方、隨病加減:膏方由數十味藥物組成,看似龐雜,實屬井然有序。醫生根據患者具體病情擬定膏方,結合稟賦與耗損的不同,選用相應補治藥物,隨病加減,辨證施治,而非“見虛蠻補”。③ 高效低毒,簡便易服:膏方具有“三效、三小、五便”的優點,“ 三效”為高效、速效、長效, “三小”指毒性小、反應小、用量小,“五便”則為生產、運輸、貯存、攜帶和服用方便。

  重視“開路藥”的使用

  為防止膏方過於滋補導致胃腸壅滯,中醫認為在膏方進補之前,須先行煎服1~2周中藥湯藥,即所謂的“開路藥”。開路藥的作用包括健脾助運、消除宿滯(如痰濕、瘀血、宿食等)或試探患者是否對藥物過敏等。

  臨床中建議以下人群服用膏方前須先行服用“開路藥”,包括:① 第一次服用膏方者;② 近3個月內未服用過中藥湯劑,欲行膏方調補者;③ 自覺體虛,但近期有腹脹、便秘、口腔潰瘍、舌苔厚膩者,“內火”較重,直接滋補易“閉門留寇”;④ 患有多種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病情較為複雜,須先以開路藥試探其體內虛實,確定用藥重點;⑤ 生性謹慎或對藥物易敏感者,在服用膏方過程中易出現不適反應,宜先行服用“開路藥”。

  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服膏季節和時間 膏方服用季節和時間具有以下特點:① 冬季為封藏的季節,是服用膏方的最佳時間,滋補為主的膏方易被機體吸收儲藏;② 服用持續時間:服用1料膏方者,每年冬至日開始服用,一般服用4~6周(50天左右),服至立春前結束。若準備服用2料膏方者,服用時間可適當提前;③ 適宜時間:早晨或早、晚空腹為宜,若膏方中含安神藥物,晚上臨睡前務必服用1次;④ 服用劑量:服用劑量應根據患者病情、身體情況及藥物性質而定,一般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一般每次5~10 g,每天1~2次)。

  服用方法 常用的服用方法有以下3種:① 直接放於口中含化服用;② 溫水(或藥、酒)調勻服用;③ 若方中用熟地等滋膩藥或配料膠類劑量較大,膏方較稠黏,難以烊化,可隔水蒸化服用。

  服用期間注意事項 服用膏方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① 含人參類膏方忌食蘿卜,含首烏類膏方忌食豬、羊血及鐵劑;② 服用時不宜飲茶;③ 服用期間,忌食海鮮類食物;④ 服用期間,食品烹調時應少放薑、蒜、蔥等調味品;⑤ 因人而忌,屬陽虛有寒者,忌食生冷;屬內火偏旺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者,忌食蝦蟹等;⑥ 若服用期間出現感冒、發熱、傷食腹瀉或明顯“上火”症狀時,應暫停服用;女性月經期亦應暫停服用。

  ■小結

  中藥膏方的合理應用,不僅要關注膏方的滋補和治療作用,還應重視正確服用方法及宜忌,避免使用誤區,才能使價格不菲的膏方物有所值、真正起到“冬令進補”的效果。

關鍵字:冬令進補,膏方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