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省疾病控製中心承擔的“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聯合毒性和腎損傷的恢複性研究”課題通過了黑龍江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該研究發現,在停止攝入三聚氰胺後,機體在一定時間內能逐漸形成新的腎小管,促使腎功能恢複正常。
2008年發生的“奶粉事件”早已平息,食品中違法添加三聚氰胺的問題也已得到有效控製,但學術界對因攝入三聚氰胺所致的腎髒病理性損傷的預後評估始終難以進行,原因是缺乏對三聚氰胺及三聚氰酸聯合毒性和腎損傷的恢複性科研數據。
作為三聚氰胺毒性研究的開拓者之一,黑龍江省疾病控製中心主任醫師王玉燕在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指導課題組率先對三聚氰胺所致大鼠腎損傷的恢複過程進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發現:經口攝入三聚氰胺,在腎小管生成結晶體並造成腎損傷後,停止攝入三聚氰胺,不予藥物幹預,腎小管內的結晶體可隨尿液逐漸排出,一定時間後,由於腎組織中的結晶體逐漸減少,血液供應得到改善,腎小管的過濾、濃縮等功能亦相應好轉,同時,由間質細胞分化生成的腎小管上皮細胞,開始逐漸形成新的腎小管,使腎功能逐漸恢複正常。
在大鼠模型毒性實驗中,課題組通過對比研究,在國內外首次證實,經口單獨攝入的三聚氰胺可在動物腎髒內產生結晶體,與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聯合染毒所形成的結晶體兩者之間的結構基本相同,造成腎髒的病變性質也相同。經體外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反應熱試驗結果證實,三聚氰胺—三聚氰酸發生反應生成晶體時,可釋放出75kJ/mol的熱量。課題組據此認為,這兩種化學物質在腎小管內結晶反應瞬間放熱,可能引起腎小管上皮變性、壞死、炎細胞浸潤等繼發性損傷。
業內專家評價指出,上述成果填補了國內外本領域多項研究空白,為三聚氰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及臨床患兒的康複和後續治療提供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