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隻有華法林,現在新型口服抗凝藥給了我們更多選擇機會。如同就餐時可以選擇中國菜、日本料理或西餐,我們麵對抗凝藥物也有了更多的自由和彈性。現實中,患者卒中和出血風險差異很大。我會掌握患者的病況,評估風險和收益,並同患者一起來做決定。——後藤信哉(Shinya Goto)
關鍵詞:出血風險
參考文獻:一項多中心觀察性研究納入美國8個大的房顫消融中心連續患者的注冊資料,接受房顫消融、圍術期使用達比加群的患者,與年齡、性別、房顫類型相匹配,接受不間斷華法林治療的患者相比,出血或栓塞並發症風險顯著升高。
研究連續納入290例患者,145例患者術前應用達比加群至少30天,手術當天停用,術後繼續服用,另外145例患者不間斷服用華法林。結果顯示,達比加群組嚴重出血發生率(6% 對1%, P = 0.019)、總出血發生率(14%對6%, P = 0.031)、出血和血栓栓塞並發症複合終點發生率(16%對6%, P = 0.009)均高於華法林組。多變量回歸分析提示,達比加群為圍術期出血或血栓栓塞並發症的獨立預測因素[危險比(OR) = 2.76,95%可信區間(CI) = 1.22~6.25,P = 0.01](J Am Coll Cardiol 2012,59:1168)。
《論壇報》:您如何評價對達比加群導致嚴重出血的擔憂?
Goto:達比加群比華法林[目標國際化標準比率(INR) 2.0~3.0 ]的出血風險相對更低,但是同安慰劑相比確實存在出血風險。最初,有些日本醫生誤以為達比加群沒有出血風險,對一些高出血風險患者處方,如超高齡(甚至>100歲)患者,這是非常危險的。在處方達比加群時,醫生不必像在應用華法林時那樣擔心藥物間相互作用,也不用密切監測INR並隨時調整劑量。盡管如此,臨床醫生還是應當對其出血風險保持警惕。
關鍵詞:腎功能不全
參考文獻:2012年3月,加拿大衛生管理部門針對達比加群發布建議。
1,開始用達比加群治療前,所有患者都要接受計算肌酐清除率(CrCl)檢查以排除重度腎功能損害(CrCl<30 ml/min);
2,在達比加群治療期間,如果臨床有懷疑腎功能快速減退或惡化的情況(如血容量不足、脫水及同時使用某些藥物),要複查腎功能;
3,老年(>75歲)或中度腎功能損害(CrCl 30~50 ml/min)的患者,須每年至少1次檢測肌酐清除率評估腎功能。
同時指出,醫務人員應明確:
1,達比加群禁用於重度腎功能損害(CrCl<30 ml/min)患者;
2,不應對出血高危患者處方達比加群;
3,對患者有無出血或貧血表現行臨床監測;
4,如果發生嚴重出血,應停用達比加群,並查明出血部位。
《論壇報》:您在臨床實踐中如何權衡對腎損傷患者使用達比加群的獲益與風險?
Goto:達比加群主要經腎髒排泄,腎功能受損患者達比加群排泄受阻,血藥濃度相對較高,出血風險更大。所以選擇合適患者非常重要。如果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GFR)<30 ml/min·1.73m2,我不會處方達比加群。隨訪中檢測CrCl極為重要。
年齡因素對達比加群應用的影響十分複雜,年齡越大患者發生卒中風險越高,且出血風險也越高。所以,是否給予達比加群常是個難題。如果患者年齡>75歲,尚可處方,如果>80歲,我會審慎評估出血、尤其是顱內出血的風險,這將是個非常難的決定。
Lip:在英聯邦,達比加群150 mg bid是默認劑量,如果存在高齡(>80歲)、高出血風險[歐洲心髒病學會(ESC)指南推薦的HAS-BLED評分≥3]、合並用藥可能與達比加群產生相互作用(最常見於維拉帕米)等情況,就推薦給予110mg bid。這是達比加群通常的應用方法,有時患者情況較為複雜,例如服用胺碘酮且年齡較大,再加上臨界腎功能,就需要審慎考慮。
腎功能需要定期監測,至少 1次/年。如果患者有中度腎功能損害(肌酐清除率30~49 ml/min),監測頻率應更高,如2~3次/年。這些患者腎功能可能進一步惡化,需要更加小心。
關鍵詞:心梗風險
參考文獻:近期一項對7項非劣效性隨機對照試驗(RCT,n=30514)進行的薈萃分析顯示,達比加群與對照藥物(包括調整劑量的華法林、依諾肝素或安慰劑)相比均增加了心梗或急性冠脈綜合征(ACS)風險(1.19%對0.79%,OR = 1.33,95%CI 1.03~1.71, P = 0.03)[Arch Intern Med 2012,172(5):397]。
《論壇報》:達比加群使用與心梗風險增加相關嗎?
Goto:對此的認識存在一些混亂。目前並無數據表明,達比加群比安慰劑心梗風險更高。RE-LY研究中,就心梗風險,達比加群和華法林(目標INR 2.0~3.0 )組並無顯著統計學差異。對現在所有數據進行薈萃分析,也沒有證據支持“同華法林相比,達比加群增加心肌梗死風險”的說法。[1330301]
本報記者劉敏、姚琴根據相關文獻及對日本東海大學醫學院心髒病學部後藤信哉(Shinya Goto)、英國伯明翰大學心血管學中心利普(Gregory Lip)教授采訪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