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V5與腸套疊風險增加無關

作者: 來源:美國科學促進會網站 日期:12-02-10

  芝加哥 – 2月8日《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的一則研究披露,盡管有些資料提示,在嬰兒中給予五價輪狀病毒疫苗可能會使腸套疊風險增加,但一項對包括在美國的超過了75萬次該疫苗的接種分析沒有發現在疫苗接種後發生這種情況的風險會增加。

  根據文章的背景資料:“在1999年,因為接種恒河猴四價輪狀病毒疫苗(RRV)後發生腸套疊的風險明顯增加而該疫苗被撤出美國的市場。自那以後,2種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的疫苗獲得了在美國使用的許可:2006年推出的一種五價的輪狀病毒疫苗(RV5)及2008年推出的一種單價的輪狀病毒疫苗(RV1) 。”由於先前存在的RRV與腸套疊之間的關聯,人們開展了大規模的許可證發放前的試驗,但他們沒有觀察到腸套疊風險的增加。 “然而2則最近的國際性許可證發放後的評估 [在澳大利亞、墨西哥和巴西進行] 發現,在給予第一次輪狀病毒疫苗接種後的第一個星期中,發生腸套疊的風險會增加。”

  波士頓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Irene M. Shui及其同事對與輪狀病毒疫苗有關的腸套疊風險進行了重新檢查,並以給予第一次接種後1-7天的風險之窗作為特別的關注焦點。該研究包括年齡在4至34個星期的嬰兒,他們被納入到疫苗安全性數據鏈接(VSD)的研究之中,並在2006年5月至2010年2月間接受了RV5的接種。在研究人員所進行的分析中包括比較那些接受了RV5接種的嬰兒與那些在同一時期中接受了其它沒有RV5的建議疫苗的嬰兒的腸套疊發生率。文章的作者還納入了根據美國發放RV5許可證之前所估算的腸套疊基礎發生率而得到的預計的腸套疊就診數資料。

  從2006年5月至2010年2月,共接種了78萬6725劑RV5。在這些接種中,有39%(30萬9844次接種)為第一次接種,33%為第二次接種,28%為第三次接種。比較群組包括了38萬9026次就診。研究人員發現,在經過年齡校正之後,在所有劑量的結合或劑量特異性的分析中,在1-30天的時間窗中或在1-7天的時間窗中都沒有出現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腸套疊風險的明顯增加。在所有RV5接種之後的1-30天的時間窗中出現了21例的腸套疊,而預計的腸套疊病例為20.9例;在第一次接種之後,出現了7例腸套疊,而預計的腸套疊病例為5.7例。在所有RV5接種之後的1-7天的時間窗中出現了4例腸套疊,而預計病例為4.3例;對第一次接種而言,出現了1例腸套疊,而預計病例為0.8例。

  文章的作者得出結論:“在這一大型的對幾乎80萬次RV5疫苗的接種——其中超過30萬次為第一次接種的前瞻性許可證發放後安全性監測研究中,我們沒有觀察到RV5接種後有任何的腸套疊風險的增加。輪狀病毒疫苗的采用對美國嬰兒中的嚴重輪狀病毒疾病具有相當大的公共衛生方麵的效應。盡管我們無法完全排除非常低水平的腸套疊風險的可能性,但我們的研究發現強化了讚同用疫苗來有效控製嚴重的孩童輪狀病毒疾病的證據基礎。”

新聞鏈接:輪狀病毒疫苗與嬰兒中腸道疾病風險的增加沒有關係
研究鏈接:Risk of Intussusception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a Pentavalent Rotavirus Vaccine in US Infants

關鍵字:輪狀病毒疫苗,腸套疊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