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邵穎、李玓嬗等研究了老年人急性藥物性肝損傷的病因、分型和肝功能變化特點,結果發現老年患者藥物性肝損傷以中草藥類及心血管藥物為主,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研究發表於2011 年第5期《中華老年醫學雜誌》。
研究者們采用急性藥物性肝損傷診斷標準及國際共識分型標準,回顧性分析近10年來我院167例因急性藥物性肝損傷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
結果顯示,急性藥物性肝損傷患者167例,老年組和中青年組分別為53例(31.7%)和114例(68.3%);導致急性藥物性肝損傷最常見的藥物為中藥類(47.9%),老年組心血管係統用藥比例高於中青年組(P<0.05),臨床表現以乏力(50.3%)和黃疸(46.7%)者多見,無明顯臨床表現者僅25例(15.0%),老年組與中青年組臨床表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老年組肝細胞型、膽汁淤積型和混合型肝損傷分別為40例(75.5%)、5例(9.4%)和8例(15.1%),中青年組分別為91例(78.9%)、8例(7.4%)和15例(13.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新聞鏈接:老年人急性藥物性肝損傷臨床特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