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消化內鏡中心早期胃癌檢出率

作者:陸星華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09-22

  

  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每年有16萬人死於胃癌。在我國,胃癌中早期病變所占的比例僅為5%~10%。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等五家醫院的消化內鏡中心聯合進行一項隨機對照研究,研究者利用中日國際互聯網早期胃癌診斷遠程教育係統與日本學者進行交流,以探討應用多種內鏡技術是否可提高活檢陽性率,並對早期胃癌進行內鏡下治療。

  inserted image

  

  3個研究組的具體操作方法

  1. 放大內鏡白光與NBI、靛胭脂染色比較

  順序為放大內鏡白光→NBI→靛胭脂染色。將30~50 ml的0.4%靛胭脂均勻噴灑在病變處,染色後記錄黏膜著色情況(不著色、淺染、深染、不均勻)、胃小區腺體開口形態(圓點、管狀、絨毛狀、不規則型)、毛細血管網絡情況(毛細血管型、比較規則、漂亮的網絡、不規則、螺旋型)和病理癌的分型(分化型、未分化型)。

  2. 放大內鏡白光與NBI、腎上腺素噴霧比較

  順序為放大內鏡白光→NBI→腎上腺素(0.05 mg/ml)噴霧。腎上腺素噴霧後,非癌組織由紅變白,再變為無明顯微血管,而癌變組織為微血管增強。

  3. 放大內鏡白光與NBI、單純靛胭脂、靛胭脂混合液染色比較

  順為序放大內鏡白光→NBI→0.4%靛胭脂20 ml染色(5~10分鍾後用80 ml水衝洗幹淨)→40 ml醋酸靛胭脂混合液(0.6%醋酸+0.4%靛胭脂)噴灑,5分鍾後觀察並記錄胃黏膜形態和微血管改變。

  病變部位活檢方法

  每個病變部位取1~2塊活檢,直徑>2 cm病變可酌情增加活檢數目。

  多部位病變需要多部位活檢,並且分瓶標注。

  對於每個取活檢的部位,必須常規保留內鏡圖片(遠拍以協助定位)。

  對病變的內鏡治療原則

  對於腸化生,如為輕度,2年1次胃鏡檢查;如為中重度,則每年1次胃鏡檢查。

  對於輕中度不典型增生,如為輕度,每半年至1年1次胃鏡檢查;如為中度,3~6個月1次胃鏡檢查,必要時進行內鏡下切除術或手術。

  對於重度不典型增生或早癌,進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或手術。

  研究者為廣大讀者提供了很多反映胃黏膜病變的精美內鏡圖片,有興趣者請登錄醫學論壇網(http://zt.cmt.com.cn/zt/gastric-carcinoma/index.html)。

關鍵字:早期胃癌,胃鏡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