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應用抑酸劑 是有力利器,但要適度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王宇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09-05

抑酸劑在急診科的作用主要體現在:①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②預防和治療各種危重症時應激性黏膜病變(應激性潰瘍)。

  目前關於急診抑酸劑應用的顧慮有以下幾點。

是否使用時間過長?

  我國《應激性潰瘍防治建議》尚未明確預防應激性潰瘍時抑酸劑的停藥指征,美國急診科醫師多以患者可耐受腸道營養、臨床症狀開始好轉或轉入普通病房為停藥指征。我院應激性潰瘍預防用藥療程多維持至患者出院前,這是值得我們研究和商榷的臨床用藥問題。

是否PPI一定優於H2受體拮抗劑?

  質子泵抑製劑(PPI)在抑酸強度和持久性方麵優於H2受體拮抗劑,對中重度酸相關疾病(出血、反流性食管炎)療效更好,對輕度酸相關性疾病(潰瘍、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相關性潰瘍、非糜爛性反流性食管炎)差異不是很顯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及預防應激性潰瘍方麵,H2受體拮抗劑與PPI療效相近。

長期使用抑酸劑的顧慮有哪些?

  研究表明,長期應用抑酸劑可導致胃酸過低,改變亞硝酸鹽、維生素C和細菌定植的水平,促進細菌亞硝酸化反應;是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獨立危險因素;增加胃癌發生危險;可能使胃黏膜萎縮加重;增加股骨骨折危險;增加社區獲得性難辨梭菌腹瀉風險。長期應用抑酸劑是否增加醫院獲得性肺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死亡率,尚無定論。

  2008年的國際嚴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療指南中未將硫糖鋁作為預防重症患者消化性潰瘍的首選藥物,而是推薦H2受體拮抗劑和PPI。

  總之,抑酸劑在預防應激性潰瘍方麵利大於弊,但應始終堅持以治療原發病為核心,早期進行腸內營養支持,避免過長時間應用抑酸劑。

關鍵字:抑酸劑,PPI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