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的一項研究表明,既往行子宮切除術的絕經後女性中位應用5.9年共軛雌激素(CEE)後,停藥並繼續隨訪,總隨訪時間最長達10.7年,觀察發現,雌激素治療與冠心病、深靜脈血栓形成、卒中、髖骨骨折、結直腸癌和總體死亡率風險升高或降低均無相關性。乳腺癌風險降低的效應持續存在。研究報告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2011; 305(13):1305]。
婦女健康倡議雌激素單藥試驗於平均隨訪7.1年後提前終止,原因在於卒中風險升高並且風險-獲益平衡改變的可能性低微。在此項雙盲、安慰劑對照、隨機臨床試驗的幹預階段,10,793例既往行子宮切除的絕經後女性(50至79歲)被隨機分配接受CEE 0.625mg/日或安慰劑治療。計劃試驗完成後,繼續對7645例(78%)存活參與者進行隨訪;截止2009年8月平均隨訪時間為10.7年。主要轉歸為冠心病和浸潤性乳腺癌。風險-獲益總體指數包括主要轉歸以及卒中、肺栓塞、結直腸癌、髖骨骨折和死亡。
結果顯示,CEE組和安慰劑組受試者的幹預後冠心病風險(年度比率)分別為0.64%和0.67%(危險比[HR] 0.97);乳腺癌風險分別為0.26%和0.34%(HR 0.75);總體死亡率風險分別為1.47%和1.48%(HR 1.00)。幹預後隨訪期間卒中風險未再升高;CEE組和安慰劑組卒中風險分別為0.36%和0.41%(HR 0.89)。CEE組(0.17%)的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低於安慰劑組(0.27%;HR 0.63);兩組受試者在髖骨骨折方麵無顯著差異(HR 1.27)。在整個隨訪期間,CEE組乳腺癌發病率(0.27%)低於安慰劑組(0.35%;HR 0.77)。在冠心病、心肌梗死、結直腸癌、總體死亡率和慢性疾病整體指數方麵,較年輕女性的健康轉歸更優於較年長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