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2011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在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關鍵階段、衛生事業進入“十二五”新的發展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
衛生部部長陳竺在會上做工作報告,全麵介紹了我國“十一五”期間衛生發展的成就、“十二五”衛生發展的總目標和任務、2010年衛生工作成果及進展、2011年衛生工作要點。
陳竺說,“十一五”時期是我國衛生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是開創了衛生工作嶄新局麵的五年(主要成果見圖)。
“十一五”時期,醫務界牢固樹立衛生改革發展的新理念,確定了衛生改革發展的新思路,衛生事業發展邁出了新步伐,國民健康指標顯著改善,群眾得到更多健康利益,廣大醫藥衛生人員為人民健康做出了突出貢獻。
“十一五”時期,衛生事業發展的主要成果表現在:各級政府衛生投入增長最快;新型合作醫療參合人數及城鄉基本醫療保障製度覆蓋率顯著增加;居民個人醫療衛生支出比重下降;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及醫院床位數、專業衛生技術人員增加,衛生資源人均占有量地區差距出現縮小趨勢;全國門急診人數增加;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顯著下降,提前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目標;人均期望壽命預計至少提高1歲。
“十二五”期間
衛生事業發展主要任務
陳竺在其工作報告中指出,“十二五”時期衛生工作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突出解決好衛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通過深化體製機製改革,改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通過轉變衛生發展方式,實現衛生事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確保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十二五”發展總體目標:到2015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製度初步建立。地區間資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狀況差異明顯縮小,國民健康水平達到發展中國家前列,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4.5歲;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降低至12‰和14‰;孕產婦死亡率降至22/10萬。提高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個人衛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間衛生事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1. 加強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強化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明確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和職責,優化規模、結構和布局,形成防治結合、中西醫並重、功能互補、信息互通、上下互動的醫療衛生服務體係。
2. 健全醫療保障製度,提高疾病經濟風險分擔能力。提高基本醫療保障製度覆蓋麵和保障水平,縮小城鄉醫療保障差距。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爭取達到300元以上。門診統籌覆蓋所有地區。進一步提高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
3. 防治重大疾病,控製健康危險因素。
4. 切實加強各級政府對公共衛生的社會管理職責,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