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沾良說,2007年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按照衛生部頒布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基本要求,對全國6個行政區的118所三級綜合性醫院進行圍手術期預防應用抗菌藥情況進行調查,發現了存在的主要問題。
1.預防性藥物使用率過高 在3557例手術中,3485例使用了抗菌藥,使用率達98.0%。其中Ⅰ類切口手術抗菌藥作用率為96.9%,Ⅱ類切口手術為98.9%,Ⅲ類切口手術為99.6%。三類切口的抗菌藥使用率均明顯偏高。
2.抗菌藥物選擇不合理 調查結果顯示,抗菌藥使用主要集中在第3代頭孢類、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酶抑製劑、第2代頭孢類、硝基咪唑類藥物等。其中選擇第1代頭孢的病例隻有15.9%。
3.聯合用藥過多 56.6%的手術選擇了聯合用藥,主要是抗菌藥與甲硝唑聯用,其中許多是無指征聯合用藥。
4.用藥時機不恰當52.2%的病例手術前不用藥,手術結束後才用藥;17.4%的病例在手術前3小時開始用藥,平均每例手術術前用藥1.7~2.4天;隻有30.4%的病例在手術開始2小時以內開始用藥。
5.用藥時間過長 3557例手術預防用抗生素平均總天數:Ⅰ類切口用7.4天,Ⅱ類切口用7.6天,Ⅲ類切口手術為10.5天,手術後平均用藥天數分別為5.7天、5.8天和8.1天。
黎沾良說,對於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菌藥,應采取短時間預防性使用的原則,以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同時減少細菌耐藥的產生,減輕患者經濟負擔。雖然在衛生部頒布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對圍手術期預防使用抗生素有明確要求,但目前並沒有在臨床完全落實,臨床用藥有隨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