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1 抗變態反應用藥
患者,女,29歲。診斷為過敏性支氣管炎。
處方:特非那定(30 mg,bid)+羅紅黴素(0.15 g,bid)
分析:大環內酯類藥物(如羅紅黴素、克拉黴素、阿奇黴素等)可改變第二代新型抗組胺藥(如阿司咪唑、特非那定等)的代謝,升高其血藥濃度,甚至有引起尖端扭轉型室速的危險,因此將特非那定與羅紅黴素兩藥搭配是不合理的。
建議:可將特非那定改換為鹽酸異丙嗪(非那根),或把羅紅黴素改換為其他類別的抗菌藥物,如環丙沙星。
審校意見:抗變態反應藥物還可選用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以及肥大細胞穩定劑如奈多羅米鈉、色甘酸鈉等。
處方2 降血脂用藥
患者,女,62歲。診斷為高血脂合並心律失常。
處方:辛伐他汀(40 mg,qn)+胺碘酮(0.2 g,tid)
分析:辛伐他汀通過細胞色素P450酶3A4(CYP3A4)代謝,而胺碘酮是該酶的強大抑製劑。因此,兩藥合用可導致辛伐他汀的代謝減少,升高其血漿藥物濃度,引發嚴重不良反應,如增加肌病/橫紋肌溶解的發生危險。
此外,吉非羅齊、煙酸、華法林、洋地黃類強心藥、環孢素、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氟西汀、抗組胺藥物及柚子汁等也均是通過影響細胞色素P450代謝的,應避免與辛伐他汀配伍應用。其他可能增加辛伐他汀不良反應的因素還有劑量較大、高齡、身材瘦小、女性、肝腎功能障礙、圍手術期、甲狀腺機能減退、多係統疾病(例如糖尿病)和酗酒。
建議:最好選擇不通過CYP3A4代謝的其他他汀類藥物與胺碘酮聯用。對於必須服用胺碘酮的患者,辛伐他汀的每日劑量不應超過20 mg,治療期間須監測肌酸磷酸激酶,若有顯著增高或肌炎發生,應立即停藥。
審校意見:一些不通過CYP3A4代謝的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製劑,例如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可選擇用於降血脂。
(以上不合理處方由山東省濱州市中心醫院藥學部趙民生、曹秀虹提供,由北京天壇醫院藥劑科陳瑞玲、趙誌剛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