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處方藥“開閘”:千億醫藥電商市場再掀波瀾

作者:漆葉青 來源:億歐 日期:20-12-07

        以“翻烙餅”出名的網售處方藥政策,在“鬆綁”與“收緊”的反複中再次迎來了新的進展。11月12日,《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發布,正式對網售處方藥指明方向,允許網絡銷售處方藥和展示處方藥信息。

        “文件顆粒度非常細,已經進入到了實操層麵。”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秘書長、青島易複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光磊在接受億歐大健康采訪時指出,《意見稿》對藥品網售參與的各主體方、各主體方應負責任、各監管方應負責任、監管的手段和監管的製度,都做了事無巨細的安排,相當具有執行性和可落地性。

        對於醫藥電商產業而言,網售處方藥開閘帶來了足夠大的想象空間。過去,在藥品銷售結構裏麵,85%來自於處方藥銷售,但醫療機構銷售了近80%的處方藥,院外市場僅占小部分份額。根據機構預測,隨著醫藥分家的推進,處方藥外流規模約為4000-5000億元,其中零售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

        除了直接帶來的市場增量,政策落地後還將給市場帶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康愛多副總經理劉照廣向億歐大健康表示,政策應該會給整個醫藥流通行業帶來較大的革新和創新浪潮,“傳統的流通企業會加快完善自己的信息化,同時在未來可預期的時間內,執業藥師、執業醫師多點執業會遍地開花”。

        網售處方藥在曲折中破冰

        實際上,關於“互聯網能否銷售處方藥”的討論並不是什麼新話題,對於這一問題的爭論一度穿插於醫藥電商產業發展的始終。

        最早對醫藥電商的明確定義可追溯至2005年出台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當時所稱的互聯網藥品交易,包括醫藥工業、流通企業、經營企業、醫院等之間通過互聯網平台交換信息,撮合交易,以及向個人消費者提供藥品網上購買渠道等。

        2005年後的近十年間,醫藥電商領域的主要“玩家”仍局限在傳統醫藥領域,互聯網創業企業與巨頭們少有涉足,醫藥電商市場狹小,老百姓鮮有所聞,更遠未形成上網買藥的消費習慣。

        時至2014年,彼時,互聯網醫療風起雲湧,醫藥電商也開始受到市場關注。就在這一年,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將解禁處方藥網上銷售,允許第三方物流配送藥品,非連鎖藥店企業或可網上售藥。

        據《京華時報》當時的報道,在醫藥電商企業感慨春天來臨之際,來自多省份的數十家連鎖藥店掌門人正聯名上書國家食藥監總局和商務部,反對全麵放開網售處方藥以及“零門檻”網上售藥。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副會長、江蘇百佳惠蘇禾大藥房董事長徐鬱平曾在接受億歐大健康采訪時回憶過當時的情景,“不止十幾家連鎖藥店,可能總數量有達到上百家,當時很多藥店都在文件上簽名蓋章,紅戳都蓋了厚厚的一遝”。

        由此,這一讓整個醫藥電商行業“喜大普奔”的消息隨後被束之高閣,再次引起行業轟動要到2017年,“2017年這一年的話,傳統企業對我們醫藥電商企業經營處方藥的反對是蠻大的,最主要的出發點是兩點:處方從哪裏獲取?處方是否真實、有效?”劉照廣說道。

        這兩大關鍵點在隨後一度使得處方藥網售政策裹足不前,在2017、2018年公布的兩版《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都明確要求不得通過網絡銷售處方藥,以及向個人消費者銷售藥品的網站不得通過網絡發布處方藥信息。

        直到2019年12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正式開始實施,網絡禁止銷售的藥品名單裏,沒有出現處方藥——這意味著網售處方藥不被明文禁止,隻是具體的規範辦法還需等待監管部門製定,還在起草過程中。

        同時,在C端上,消費者對醫藥電商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可以看到:“網購”已經成為我國居民日常消費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方便、快捷,網上購藥也受到青睞,尤其是受到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影響,網上購藥的滲透率大幅提升。

        對於此次《意見稿》出台的時間點,劉照廣向億歐大健康分析指出:“疫情是一個推手,眼下,決定性的因素在於,新《藥品管理法》也實施馬上要一年了,相關的規範和細則必須要跟上,在這個框架下修訂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和網絡藥品監督管理辦法,是這樣循序漸進、逐步細化的一個過程。”

        對第三方平台影響大

        此次《意見稿》總體分為總則、藥品網絡銷售管理、平台管理、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6個章節共48條內容。從2019年的審計會到後來多次參加相關內容的審議,馬光磊幾乎參與了此次《意見稿》修訂的全部流程,在與億歐大健康的交流過程中,他用“事無巨細”一詞描述了對此次《意見稿》的整體觀感。

        在他看來,最大的突破莫過於網售處方藥的有條件放開,《意見稿》在第九條中寫到,藥品零售企業通過網絡銷售處方藥的,應當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並按照有關要求進行處方調劑審核,對已使用的處方進行電子標記。

        “它專門強調了要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應該進行相關標記,我覺得這個標記當然指的是不要做二次銷售,不要做重複銷售,另外接下來的條款中,對於提交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的證明材料、資質信息展示,這些都說的極為細致,把這些內容一一明確了下來。”馬光磊分析道。

        實際上,從整個醫藥電商發展情況來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流量平台正在重構這個行業:除了已經上市的阿裏健康,京東健康也獨立融資並於2019年5月獨立,目前正向IPO發起衝擊;拚多多在上線健康頻道後,正通過與其他互聯網醫院合作發力處方藥。

        去年底,曾有行業人士撰文指出,阿裏巴巴、京東、拚多多三大家占據了醫藥電商市場的主導地位,加起來的市場份額占整體市場90%左右,僅剩餘10%的市場由各家垂直電商、互聯網醫療公司、O2O公司占據。

        第三方平台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為此,此次《意見稿》也將平台管理專門列出一個章節,對第三方平台的義務、備案要求、資質信息展示、審查義務、檢查製度、記錄保存要求、禁止情形等諸多內容,均一一做出明確規定。

        具體內容包括:第三方平台應當對申請入駐的藥品網絡銷售者資質進行審查,確保入駐的藥品網絡銷售者符合法定要求,建立登記檔案並及時定期核實、更新藥品網絡銷售資質信息;第三方平台應當保存藥品展示信息、交易記錄、銷售憑證、評價與投訴舉報信息;保存期限應當不少於3年,且不少於藥品有效期後1年。

        劉照廣認為,這一點是非常恰當的,“平台應該更多幫助政府監管部門來解決問題,在前置審批或者核準的過程中,第三方平台所有核準的數據和項目,和省一級藥監部門做對接,最終形成全國的藥品監管平台,這樣的話便於政府部門進行政策引導、風險提示,這樣才能保證整個行業行穩致遠。”

        馬光磊則指出,諸如天貓醫藥館、蘇寧易購、京東等第三方大平台在切入醫藥電商市場上固然有天然的流量優勢,但隨著政策的進一步落地,流量因素將被置於末位,另外三大競爭點才是影響行業格局的關鍵:政府要求的合規程度、上遊廠家的品種覆蓋情況、支付方式。

        政策激起的市場連鎖反應

        作為互聯網醫療重要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業態之一,醫藥電商領域的發展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政策不確定的影響,國內政策對於處方藥是否可以網售始終處於搖擺的狀態。

        直到去年新版《藥品管理法》出台,政策風險帶來的不確定性才慢慢消除。根據艾昆緯的數據預測,隨著醫藥分家的推進,處方藥外流規模約為4000億-5000億元,其中零售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網售處方藥開閘為醫藥電商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同時連鎖實體藥店的互聯網+發展也消除了更多的阻礙。

        對於網售處方藥開閘將帶來的市場增量,馬光磊分享了他的觀點,在他看來,未來網售處方藥的增量將在於患者查閱處方、首次購買和二次購買帶來的增量,而目前網上正在銷售的處方藥主要是患者比較熟悉、對自己病情有準確把控的、常規、日常購買的處方藥。

        為了更形象地區別首次購買、二次購買與常規購買,馬光磊具體解釋道,“過去第一次買藥很難直接在網上買,但現在可能有這種情況,在醫院開完方不在醫院拿藥,而是通過網上購買,這就仿佛是逛衣服店一般,在衣服店記錄了衣服的標簽,再直接網購即可。”

        劉照廣則向億歐大健康指出,從現階段來看,網售處方藥放開帶來的增量估值其實是有限的,從影響線下零售藥店業績明顯提升的因素來看,納入醫保起到了很大作用,而目前互聯網賣藥對接醫保,還有一段路要走,“基於這方麵的考慮,此番政策的出台對線上藥品銷售會有明顯銷量的提升,但說有比較大甚至幾何倍數的提升,我認為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

        至於哪種類型的企業將迎來發展,馬光磊認為,總體來說對市場的影響隻有兩種可能,能解決處方來源的、真實可靠的企業,將獲得有效的發展力度,“不管是O2O平台還是網店,能解決處方來源的會發展得比較快,相反,不去改善處方來源真實性的,我相信安全檢查、罰款都會成為一種常態”。

        作為一家第三方處方流轉服務平台,馬光磊也分享了易複診在這一問題上的經驗,他指出,易複診通過與地方衛健委合作,打造區域級電子處方共享平台,打通區域醫療機構的HIS係統,建立統一標準的處方庫,保障處方的真實性,可以為第三方平台提供依據。

        實際上,除了給醫藥電商行業帶來的增量市場、以及對具體企業合規性的促進,此次《意見稿》的落地或將對整個醫藥流通產業產生影響,《意見稿》中有明確規定,具備網絡銷售處方藥條件的藥品零售企業,可以向公眾展示處方藥信息。

        劉照廣認為,政策的落地將給整個醫藥流通行業帶來比較大的革新和創新浪潮,“對於大參林、一心堂、老百姓等大的零售連鎖企業來說,會更多考慮如何來獲取線上的份額,同時對於傳統的流通企業來說,各個企業會想盡辦法完善自己的信息化,因為目前線下隻是獲取電子處方等,並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數據鏈”。

        同時,在他看來,由於網售處方藥涉及到處方的開具和審核,這一政策也將對醫生、執業藥師的多點執業帶來正麵影響。除此之外,處方藥網售放開後,隨著處方藥市場價格趨向透明,這也將顯著降低患者的用藥成本。

關鍵字:處方藥,醫藥流通行業,億歐大健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