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最大規模哮喘研究結果發表 中國超4500萬成人患病

作者:佚名 來源:醫學新視點   日期:19-06-21

當地時間6月20日,《柳葉刀》在線發表了中國肺部健康(CPH)研究組的一項重要成果,據文中介紹,這是迄今最大規模、最全麵評估中國成人哮喘流行情況的研究。研究由中日友好醫院王辰院士團隊主導,數十家醫學機構及大量專家共同參與。

文章指出了我國嚴峻的哮喘疾病負擔,中國約有4570萬成人哮喘患者,近70%未確診,更有95%未規範治療!過敏性鼻炎和煙草則是重要危險因素。

這項大規模流行病學通過多階段分層抽樣,研究涵蓋不同社會經濟環境的六大地理區域,包括80個城市和80個農村地區,最終共納入了具有全國代表性的50,991名20歲或以上成人,包括21446名男性和29545名女性。

哮喘患病率隨年齡增長

經過評估,哮喘的總患病率為4.2%,這意味著中國成年人中約有4570萬哮喘患者。男性患病率略高於女性,但沒有顯著差別;城市患病率略高,但城鄉之間也沒有顯著差別。

雖然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兒童疾病,但無論吸煙狀況如何,哮喘的患病率都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比如20歲-29歲的人群患病率為2.2%,30-39歲為2.9%,而40歲及以上的人群的患病率為5.4%,70歲及以上則高達7.4%。

肺功能氣流受限的哮喘患病率為1.1%,相當於每4個哮喘患者中就有一人氣流受限。這是首次了解中國哮喘患者氣流受限的流行情況,這一患病率遠高於一些高收入國家,可能是由於哮喘治療不足而導致的。氣流受限可能是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重疊症狀,也可能是COPD的早期形式。

哮喘危險因素多樣,需重點控煙

過敏性鼻炎和吸煙是眾所周知的兩點危險因素。在過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患病風險升高超過200%,年齡標化患病率為10.2%,而在非過敏性鼻炎患者中,這一數字僅為3.5%。

吸煙人群的哮喘患病風險近乎翻倍,年齡標化患病率為5.8%,在從不吸煙者中,這一數字為3.5%。近1/3的吸煙哮喘患者有氣流受限,這一比例高於從不吸煙哮喘患者中的22.2%。研究團隊指出,鑒於中國男性吸煙率很高,預防吸煙和戒煙應成為中國減少哮喘的重要策略。

其他與哮喘有關的危險因素還包括:兒童時期的肺炎或支氣管炎病史(風險升高143%),父母呼吸係統病史(風險升高44%)和教育程度低。

在從不吸煙者中,使用生物質燃料(如農林廢棄物)、高濃度PM 2.5暴露、在家中暴露於黴菌也與哮喘患病率相關。研究人員還發現,在所有人群和非吸煙人群中,體重指數(BMI)與哮喘有著明顯的關聯,偏瘦和偏胖人群風險都更高。

診療形式同樣嚴峻

在接受調查的哮喘患者中,隻有28.8%曾就醫得到過明確診斷,隻有23.4%進行過肺功能檢查。接受過規範的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患者隻有5.6%,甚至在確診人群中也隻有10.2%的患者接受了這一規範治療。

在哮喘患者中,15.5%至少有過一次急診,7.2%在過去一年裏至少有一次因呼吸道症狀惡化而住院。與沒有氣流受限的患者相比,氣流受限的哮喘患者出現持續氣喘的時間更長(16.6年 vs 9.7年),更容易出現急性加重情況。

小結

研究團隊指出,本次嚴格設計、調查後估算的患病率高於既往報道,而確診患病率與既往數據相似。這些數據表明,中國哮喘患者在很大程度上未被診斷,且治療不足,完善初級醫療保健體係可能對改善哮喘負擔至關重要。

哮喘是全球流行最為嚴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於環境和生活方式的快速變化以及人口老齡化,中國的哮喘患病率可能還會迅速增加。研究團隊呼籲,通過戒煙、控製生物質燃料使用、減少空氣汙染等改善哮喘的預防,同時加強哮喘診治意識,從而減輕中國哮喘負擔。

參考資料

[1] Kewu Huang, et al., (2019).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na: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Lancet,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9)31147-X

關鍵字:哮喘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