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壇網訊(記者 程守勤 通訊員 張彥會 古鑒 陸雲傑)11月11日,在由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南京醫科大學聯合主辦的2017醫學免疫與臨床應用高峰論壇上,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髒移植外科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學浩教授團隊宣布,由該團隊開展的“調節性T細胞誘導肝移植患者免疫耐受”臨床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I期治療的17位患者中,部分肝移植患者抗排異治療已實現臨床撤藥。
據介紹,器官移植後的排異反應是困擾世界醫學界的難題,為避免排異反應,病人需終身服用免疫抑製藥物,該類藥物價格昂貴,毒副作用大,極大影響患者生存質量。一般情況下,活體肝移植術後的患者前幾年每年要花費數萬元在免疫抑製藥物上,即便過幾年進入穩定期,一年也需1萬元左右的藥物費用,對於許多患者家庭而言都是巨大的負擔。而且,長期服用免疫抑製藥物還會對患者肝腎功能產生損害,增加誘發腫瘤和感染的風險。
由於人體免疫係統中調節性T細胞可管控機體免疫水平,王學浩院士團隊2004年在國際上率先圍繞調節性T細胞臨床應用的難點進行研究。2013年,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南京醫大附屬江寧醫院戰略合作,成立了國內首家以臨床調節性T細胞臨床研究為主要方向的GMP實驗室,成立初期獲得了多位國際免疫界著名學者指導和關注。2014年12月,王學浩院士團隊在全國開展首例“調節性T細胞誘導肝移植患者免疫耐受”的臨床研究。
患者小馬現年29歲,14年前王學浩院士為其進行了活體肝移植手術。術後,為避免排異反應,小馬一直在服用免疫抑製藥物。2015年初,聽聞王學浩院士團隊的該項研究後,在母親的鼓勵和支持下加入了該臨床研究項目。研究人員采集了小馬自身的免疫細胞,隨後進行了大約兩周的體外培養,再將培養好的調節性T細胞回輸到小馬體內並逐漸減少免疫抑製劑服用量。王學浩院士團隊人員介紹,經過兩年多治療,目前小馬已實現臨床撤藥,成為一名汽修廠工人,由於沒有服藥的巨大經濟壓力,生活逐漸步入正軌。和小馬一樣慕名而來的患者小張,經過5個多月治療後,目前已撤藥一半。
王學浩院士團隊人員介紹,該項目研究目前尚處於初步階段,如能實現將會是移植免疫治療的一大突破,最終使患者減用甚至停用免疫抑製藥物。未來還可以將這種療法用於治療許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紅斑狼瘡、I型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