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麻醉同道,平時你們止吐藥怎麼給的?
據我所知,目前國內最常用的止吐藥是托烷司瓊(欣貝、賽格恩),也有使用帕洛諾司瓊之類,最老的昂丹司瓊好像被淘汰了?。。。
你們給多少托烷司瓊?手術結束時1支5mg,PCA泵裏麵2支10mg?
你們又給多少帕洛諾司瓊?術前一支0.25mg,PCA泵裏麵2支0.5mg?
OMG!你們知道嗎?你們這是給化療病人止吐(CINV)的方案。。。不是預防術後惡心嘔吐(PONV)的方案。。。劑量真是超了很多好嗎。。。
話說,其實目前市麵上的止吐藥適應症好像通通沒有PONV這一條,大家是在超範圍用藥。。。在歐美止吐藥上市的時候,都是先證明在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CINV)中有效,再做預防PONV有效性的臨床研究,然後加上PONV這個適應症。而國內呢,好像沒有後麵這個過程,所以適應症隻有CINV,不過好在所有防治CINV的藥都對PONV有效。
大家先不要緊髒。。。沒用錯藥。。。隻是劑量有問題。。。化療病人由於惡心嘔吐比較嚴重,而且化療周期中每一天都有可能發生,所以止吐藥一般是天天用,而且劑量比較大。PONV呢,主要發生在術後當天,而且一般較輕,不頑固,真心沒必要那麼大劑量。
托烷司瓊,美國麻醉學會推薦劑量是術畢時2mg iv,半衰期在8小時左右,帕洛諾司瓊推薦術前0.075mg iv,半衰期比托烷司瓊翻倍,這兩個藥真的需要加入止疼泵嗎?其實就算半衰期比較短的昂丹司瓊,是否需要在PCA泵裏麵加8-16mg,結論也不明確,有的研究說加了好,有的說加了沒用。所以半衰期更長的托烷司瓊、帕洛諾司瓊就更不必要加了不是麼,沒有循證醫學證據。
值得注意的是,PONV的發生涉及的神經遞質很多,D2/D3、5-HT3、NK-1等等好多受體都參與其中,單一作用機製的藥物就算再大劑量預防效果也不如聯合應用不同作用機製的止吐藥效果好。曾經有個研究運用了四種不同作用機製的止吐藥,好像是地塞米鬆、帕洛諾司瓊、阿瑞匹坦(NK-1受體拮抗劑)、甲氧氯普胺(胃複安),並使用降低PONV發生率的丙泊酚TIVA,PONV的發生率隻有3%,屌炸天~不過我忘了這文獻放哪裏去了。。。
另外,5-HT3受體拮抗劑的不良反應往往被大家忽視,頭暈、頭痛都很常見,這些也會降低患者滿意度不是,不利於舒適化醫療,不能說為了把PONV這個葫蘆按下去又讓其他葫蘆冒出來。小劑量時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明顯降低。美國已經報道了一些5-HT3受體拮抗劑的嚴重不良反應,多與心律失常有關,甚至發生尖端扭轉室速,有興趣的可以拓展閱讀一下FDA的報告 https://www.fda.gov/Drugs/DrugSafety/ucm271913.htm
那到底怎麼給藥來預防PONV?如果麻醉或者外科已經運用了具有PONV預防作用的地塞米鬆或者甲強龍之類的,再使用其他止吐藥的必要性不大了就。如果沒給激素,不吸煙、女性、既往有PONV或者暈動病史、吸入麻醉等這些個PONV危險因素(詳細危險因素見下表)較多的患者,可以給2mg托烷司瓊,或者2mg托烷司瓊聯合5mg地塞米鬆。我也在下麵po出美國麻醉學會PONV預防用藥劑量和時機的指南。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雖然國內的止吐藥都是為化療病人準備的,單隻劑量都很大,各位同道運用於PONV預防時可以抽取合適劑量,扔掉剩餘劑量。。。我相信患者應該也是能理解相應收費的,畢竟我們也是為了減少患者的不良反應而浪費的。。。
祝願每個接受手術的患者都能平平安安,打了止吐藥沒有惡心嘔吐,沒有頭暈頭痛,更沒有尖端扭轉。。。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