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建立糯稻根藥材及其混淆品雜交水稻根紅外圖譜的鑒別方法,為中藥糯稻根的鑒定與品質評價提供方法和依據。研究指出,紅外光譜法測定快速簡便、所需樣品量少,所得結果可以為糯稻根的生藥鑒定及質量標準的製訂提供依據。該文發表在2016年第02期《藥物分析雜誌》上。
采用傅裏葉變換紅外光譜法(FTIR)對12批次糯稻根藥材進行指紋圖譜研究,並對其紅外圖譜數據進行聚類分析,以共有模式建立糯稻根的對照紅外指紋圖譜進行全譜相似度計算,將糯稻根和水稻根進行紅外一維光譜、二階導數光譜和全譜相似度比較分析,尋找糯稻根及稻根的差異。
12批糯稻根的FTIR光譜共有峰明顯,相似度均達到95%以上,表明各批次糯稻根組成結構相近,可用於對其進行質量控製;糯稻根和水稻根之間紅外一維光譜和二階導數光譜的相似度不高,說明紅外光譜分析具有一定的指紋特征,可以很好地將它們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