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卡因青黴素致兒童癲癇樣發作2例

作者:江西省瑞金市人民醫院楊玲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5-12-14

病曆摘要

病例1

患兒男,11歲,因“反複關節痛1月餘”,於2014年3月13日就診於我院兒科門診。1個月前患兒無誘因出現雙膝關節反複隱痛不適,無發熱、關節紅腫及功能障礙等。患兒既往健康,無青黴素類藥物過敏史,無癲癇、癔症病史。

入院體格檢查體溫36.7℃,脈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體重31kg;雙側扁桃體Ⅱ度腫大,稍充血,餘無異常發現。

入院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外周血白細胞計數8.9×109/L,中性粒細胞0.72,淋巴細胞0.20;紅細胞沉降率8mm/h,C反應蛋白10mg/L,抗鏈球菌溶血素“O”756U/ml,類風濕因子2.3U/ml。X線雙膝關節正側位片未見異常。

入院診斷鏈球菌感染綜合征。

抽搐發生及治療過程經皮膚試驗後,給予普魯卡因青黴素65萬U肌內注射,2次/天。當第10次給藥時,患兒在注射完藥物後突然出現四肢抽搐、雙眼發直、麵色發紺、意識喪失,無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及全身發熱。立即肌內注射地塞米鬆5mg,並給予鼻導管吸氧,約幾十秒後患兒抽搐緩解,意識轉清,自述抽搐前感胸悶,視物旋轉,對抽搐不能回憶。體格檢查:生命體征平穩,胸腹部和四肢檢查未見異常。顱腦CT、腦電圖、血生化檢查未見異常。改用阿奇黴素幹混懸劑0.3g口服,1次/天,治療2周,關節痛消失。3個月後複查抗鏈球菌溶血素“O”216U。隨訪1年,抽搐未再發生。

病例2

患兒男,7歲。因“低熱、咽痛2天”,於2014年4月21日就診我院兒科門診。2天前患兒因受涼出現發熱伴咽痛,體溫最高達38℃,無皮疹、咳嗽、聲音嘶啞等。患兒既往健康,無青黴素類藥物過敏史,無癲癇、癔症病史。

入院體格檢查體溫37.8℃,脈搏100次/分,呼吸23次/分,體重24kg,雙側扁桃體Ⅱ度腫大,充血,餘無異常發現。入院實驗室檢查外周血白細胞計數13.5×109/L,中性粒細胞0.81,淋巴細胞0.10;超敏C反應蛋白77mg/L。入院診斷急性扁桃體炎。

抽搐及治療過程經皮膚試驗後,予患兒普魯卡因青黴素60萬U肌內注射,2次/天。當第3次用藥時,患兒在注射完藥物後突然出現全身肌肉強直,隨即四肢陣攣樣發作,伴雙眼上翻、麵色發紺、意識喪失,無全身發熱、大小便失禁。立即肌內注射地塞米鬆5mg,並給予鼻導管吸氧,約1min後患兒抽搐緩解,意識轉清,問答可,對抽搐不能回憶。體格檢查:生命體征平穩,胸腹部及四肢檢查未見異常。顱腦CT、腦電圖、血生化檢查未見異常。改用阿奇黴素幹混懸劑0.25g口服,1次/天,治療5天,發熱、咽痛消失。隨訪1年,未再發生抽搐。討論

2例患兒既往均無癲癇、癔症病史,均在肌內注射普魯卡因青黴素後出現癲癇樣發作,同期未應用其他藥物,故考慮癲癇樣發作為普魯卡因青黴素所致。

普魯卡因青黴素的抗菌活性成分為青黴素,因高效低毒、價格低廉,是兒科門診常用的一線抗生素。

青黴素具有神經毒性,當血腦屏障不完善或血液中青黴素濃度達到8~10U/ml時,可引起癲癇大發作樣抽搐、昏迷、肌肉陣攣等,統稱“青黴素腦病”。國內外均有普魯卡因青黴素致驚恐發作的報道,並認為可能是由於藥物微栓塞所致。有研究發現普魯卡因青黴素可降低神經元的快速鈉離子內流而具有致癇性。

發生此類不良反應的患者多數預後良好。本文2例患兒出現不良反應後經肌內注射地塞米鬆和鼻導管吸氧,症狀均很快緩解,隨訪1年未再複發。

文獻報道青黴素的神經毒性呈劑量依賴性。本文2例患兒應用常規劑量的普魯卡因青黴素即致癲癇樣發作,提示可能與對青黴素敏感性的個體差異有關。

臨床用藥欄目與《藥物不良反應雜誌》合作第51期

每月刊登,敬請關注

(本版文章全文詳見《藥物不良反應雜誌》2015年第4期)

關鍵字:青黴素,普魯卡因青黴素,兒童癲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