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提示:勿忽視低血糖引發糖尿病
說到糖尿病,人們通常會聯想起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症狀。然而專家提示,糖尿病發病因素中,還有一部分是以低血糖起病“隱藏”其中,不可忽視。
來源:人民網 2020-03-03 -
人類幹細胞可以治愈小鼠糖尿病
糖尿病的特征在於血糖水平升高,並與各種健康並發症相關。該病是全球健康問題,糖尿病患者的人數從1980年的1.08億增加到2014年的4.22億。 一項針對小鼠...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20-03-03 -
身上若2處“發癢”,或在暗示你:糖尿病正在慢慢“靠近”
最近幾年在我們身邊患上糖尿病的人數越來越多,當體內血糖過高不能控製的時候,那麼就容易誘發多種並發症,嚴重損害人體健康,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糖尿病是非常常見的一...
來源:健康播報機 2020-03-03 -
每天刷牙越多越好!不僅預防口腔疾病 還能預防糖尿病
3月2日,據外媒報道,韓國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頻繁刷牙可能會降低新發糖尿病的風險,而牙周病的存在和缺牙數量的增加可能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炎症在糖尿病這一全球重大健...
來源:快科技 2020-03-03 -
我科學家發現間歇性禁食 減少糖尿病認知損傷新機製
記者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悉,該校食品學院劉學波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外多個專家團隊,近日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訊》上在線發表其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間歇性禁食模式在改善2型糖尿病及相關腦認知...
來源:食品科學雜誌 2020-03-03 -
前驅糖尿病發展為2型糖尿病之前,最好來個“驚天大逆轉”!
2型糖尿病嚴重的降低的患者們的生活質量,了解2型糖尿病的真相刻不容緩! (一)2型糖尿病有許多不同的危險因素 ①體重:超重/肥胖;②脂肪分布:腹部脂...
來源:人衛健康 2020-03-03 -
糖尿病是病情加重的“幫凶”!上海學者新冠肺炎研究
感染新冠病毒後,為何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不一? 其中一個可能,就是因為患者有糖尿病。 3月2日,上海學者研究顯示,高血糖是導致重症感染的危險因素,也是...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2020-03-03 -
無糖尿病史者糖化血紅蛋白高也有預測價值!阜外醫院冠脈介入研究
阜外醫院高立建、王歡歡等研究表明,在接受PCI 的無糖尿病病史的冠心病患者中,入院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是 2 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發生的獨立預測因子。 ...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2020-03-03 -
利西拉肽作為基礎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成年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比較了利西拉肽和安慰劑作為基礎胰島素(BI)補充治療在≥70歲的2型糖尿病(T2D)或不伴中度腎功能不全的成年人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來源:Medsci梅斯 2020-03-03 -
糖尿病血糖失控的8大信號是什麼
糖尿病腎病一直以來都被稱為“無聲殺手”。這是因為糖尿病腎病早期症狀並不明顯,且容易被忽略,一經發現絕大多數是嚴重的病變。但這並不意味著糖尿病腎病早期毫無症狀。 糖...
來源: 掌上醫生 2020-03-03 -
90%糖尿病病友忽略的“隱形合並症
在台灣,2型糖尿病和骨質疏鬆都很常見,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這兩種疾病的發生率也在逐漸上升。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人約25%有糖尿病,其中65歲的婦女20%患有骨質疏鬆,到80歲時,這個數字...
來源: 掌上醫生 2020-03-03 -
糖尿病出現惡化 身體會出3個預警信號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隻要控製好血糖,按時用藥,合理飲食運動,患者一般都可以與糖尿病相安無事。真正可怕的是糖尿病的並發症,它們可能會致命。 說起糖尿病,很多人都不...
來源: 掌上醫生 2020-03-03 -
最新研究 也許你的糖尿病類型分錯了
就在前幾天,我問一位內分泌專業的博士能否開展逆轉糖尿病的服務時。他給出了初步的篩選建議是:BMI大於24(超重)的、病程較短以及排除一些禁忌症的患者是可以通過專業而具體的指導,...
來源:糖友圈 2020-03-03 -
10個早期糖尿病信號 看看你有沒有?
糖尿病早期由於胰島素分泌過程緩慢,當胰島素分泌達高峰時,餐後血糖高峰已過,因此可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如果在兩餐中間的時間,經常發生頭暈、心慌等低血糖症狀時,需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
來源:永登老鄉 20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