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孫氏手術難點有對策

作者:文馨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10-30

  孫氏手術難點

  恰當的外科處理是主動脈夾層取得滿意療效的關鍵,孫氏手術具有獨特優勢的同時也難度重重,麵對孫氏手術的難點,如何一一應對?我們來聽聽孫氏手術的創始人孫立忠教授怎樣說。

  孫教授指出,孫氏手術的難度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麵:第一,手術操作問題不大,難度在於幾個重要髒器的保護,首先是大腦的保護,現在我們多用腋動脈插管做單側的腦灌注,這對有些病人,如椎基底動脈環(大腦動脈環,Willis環)發育不好的患者可能會保護不夠完全,因此,術中判斷保護得是否完全很重要。我們基本上是看在灌注流量為每公斤體重每分鍾八毫升左右的時候(一般五到十毫升)左側橈動脈的壓力,一般來說左側橈動脈的壓力20毫米汞柱以上,基本上其Willis環的發育是夠左側灌注的。早年我們都是手術時溫度降到18度,現在鼻咽溫度也就降到20度到25度之間,具體溫度降多少可根據患者的年齡和醫生手術操作的熟練程度來定。因為有些剛開始做的醫生的話,他可能降到20度左右,做得熟練的降到25度,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麵要看左側橈動脈的壓力,另外一方麵要看左側頸總動脈的回血情況,左頸總動脈開放以後,如果回血很好就說明左側灌注良好;如果回血流量不是很高怎麼辦呢?我們可在左側再插一個灌注,或者把溫度降得更低。

  第二,盡早恢複左側頸總動脈的灌注。我們現在是遠端吻合口吻合完成後,緊接著就做左頸總動脈吻合,這樣在腦與降主動脈遠端都得到灌注的情況下就可以複溫了,之後再做心髒這端的吻合。心髒這端吻合完成後,孫氏手術的絕大部分就完成了,之後再吻合左鎖骨下動脈,最後吻合無名動脈,因為無名動脈通過腋動脈灌注。改變吻合順序可縮短大腦單側灌注的時間,從而縮短心髒的主動脈阻斷時間和整個體外循環時間。我們現在做全弓替換加象鼻手術的總時間大概四個半小時,手術時間大大縮短,用血量也減少,總體來講提高了手術療效。

  第三,從吻合技術這個角度來說,現在急性夾層越來越多,傳統的方法都是吻合的時候要加固,要墊墊片或者是再加固間斷縫合,我們現在重點強調的是吻合針距要均勻,吻合時組織縫合,組織吃針要多,不是縫得越密越好,而要縫得寬點,遠端急性夾層都用四個0的大針(25毫米),慢性夾層用三個O的大針(26毫米),加大針跨度,一方麵可以節約手術時間,另一方麵反而不易出血。

  第四,在技巧上就是熟能生巧,外地初開展孫氏手術的醫生們可能覺得最困難的是左鎖骨下動脈的遊離和吻合,由於位置較深,操作較困難。技巧是把左頸總動脈遊離得長一些,左頸總動脈遊離的越長暴露左鎖骨下動脈越容易,一般來說不要靠近主動脈弓進行遊離,而是稍微遠一點的去遊離,就容易解決這個問題了。

  總之,安貞醫院在孫氏手術方麵已經做得很成熟了,外地初開展孫氏手術的醫生們主要需要注意保護重要髒器的理念,重要髒器保護好了,即使手術時間長也是安全的;另外,如果覺得自己可能做得時間長一點,體外循環的溫度可降得低一點,如降到20度,這樣也能提高手術的安全性。

       更多精彩內容請進入專題

關鍵字:孫氏手術,主動脈夾層,難點,對策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