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曆摘要
主訴及現病史
患者女性,29歲,因“幹咳1個月”,就診於我院門診,病程中無發熱,無咳痰、咯血,無盜汗、食欲減退及體重下降。就診1周後突發高熱並左側胸痛,仍咳嗽、無痰,並出現食欲減退。
既往史
既往體健。否認結核、肝炎等傳染病史,否認食物、藥物過敏史。
入院查體
體溫36.5℃,呼吸頻率20 次/分,脈搏72 次/分,血壓110/70 mmHg。神誌清,自動體位,雙肺呼吸音清,可聞及吸氣相幹鳴音,以左上肺顯著,未聞及明顯濕公式音。,心界不大,心率72 次/分,律齊。腹平軟,全腹無壓痛,移動性濁音陰性,雙下肢無水腫。
輔助檢查
白細胞計數8.46×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76.4%,血紅蛋白124 g/L,血小板計數225×109/L。血沉(ESR):25 mm/第1秒。結核杆菌素(PPD)試驗:強陽性。
支氣管鏡檢查
左上葉支氣管管口被黃白色分泌物堵塞,吸出後有出血,可見白色幹酪樣物質,左上葉管口開口處刷片。支氣管分泌物塗片:抗酸杆菌陽性,結核杆菌(++)。
影像學檢查
胸片(2012年6月6日):左上肺可見多發斑片狀高密度影(圖1)。
胸部CT(2012年6月7日):左上肺多發斑片滲出結節影,內可見小空洞形成,部分鈣化,可見樹芽征象,左上支氣管阻塞(圖2A~圖2D)。
胸片(2012年6月14日):左肺中內帶致密影,左側膈肌抬高,左上肺葉不張(圖3A~圖3B)。
診斷與治療
概述 我國1999年製定結核病新分類標準,共分5類:① 原發性肺結核:為原發結核杆菌感染所致的臨床病征,包括原發綜合征及胸內淋巴結結核;② 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包括急性血行播散肺結核 (急性粟粒型肺結核)及亞急性、 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③ 繼發性肺結核:是肺結核中的一個主要類型,包括浸潤性、纖維空洞及幹酪性肺炎等;④ 結核性胸膜炎:臨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⑤ 其他肺外結核:按部位及髒器命名。
診斷標準 根據臨床表現、影像學特點及對痰液、超聲霧化導痰、下呼吸道采樣、支氣管衝洗液、支氣管肺泡灌洗液、肺及支氣管活檢標本等進行塗片、聚合酶鏈反應(PCR)擴增及分離培養可明確診斷。分離培養法靈敏度高於塗片鏡檢法,可直接獲得菌落,便於與非結核分支杆菌鑒別,是結核病診斷金標準。
臨床表現 結核病患者臨床症狀分為全身中毒症狀和呼吸係統症狀。常見的結核病中毒症狀為發熱、盜汗、乏力、納差、體重減輕和月經失調。呼吸道症狀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難。部分患者表現為結核變態反應引起的過敏症狀:結節性紅斑、泡性結膜炎和結核性風濕症等。
影像學表現 肺結核X線平片特點包括:① 多發生在肺上葉尖後段、 肺下葉背段、後基底段;② 病變可局限,亦可侵犯多個肺段;③ 可呈多形態表現( 即同時呈現滲出、增殖、纖維和幹酪性病變) , 也可伴有鈣化;④ 易合並空洞;⑤ 可伴有支氣管播散灶;⑥ 可伴胸腔積液、 胸膜增厚與粘連;⑦ 呈球形病灶(結核球)時直徑多在3 cm以內,周圍可有衛星病灶,內側端可有引流支氣管征;⑧ 病變吸收慢(1個月以內變化較小)。
浸潤性肺結核以滲出性病變為主,可表現為多發斑片結節影,邊緣模糊,病理為小葉結核性滲出性炎症和結核病灶的幹酪樣改變;肺實變陰影內存在小空洞係壞死物質排出形成;樹芽征是活動性肺結核的常見特征,係細小分支狀陰影,為幹酪壞死物質充滿細支氣管及肺泡管腔時表現。
治療 診斷明確的結核病患者應及時治療,整個化療方案分為強化和鞏固兩個階段,遵循早期、規律、全程、適量和聯合5項原則。目前推行在醫務人員直接麵視下督導化療(DOTS),確保肺結核患者在全療程中規律、聯合、足量和不間斷地接受規範化療,減少耐藥性的產生,最終獲得治愈。
病例診斷分析 該患者為青年女性,診斷為浸潤性肺結核合並支氣管結核,以幹咳為突出表現,疾病初期結核中毒症狀及其他呼吸道症狀不明顯。
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出現支氣管阻塞、繼發性肺不張,胸片表現為左上肺斑片狀結節滲出影、左上肺不張,CT可見樹芽征、空洞、鈣化及支氣管阻塞征象。
支氣管鏡分泌物塗片及痰濃縮查抗酸杆菌陽性,故診斷明確,分泌物結核杆菌培養利於確診及結核杆菌耐藥分析。
該患者接受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四聯抗結核治療後,轉至專科醫院繼續規律抗結核治療,定期複查胸片。因患者合並支氣管結核,故須定期複查支氣管鏡,避免氣道狹窄。
14版小測驗答案
1. 冠心病;2. 短於30 s,能自行終止;超過30 s,須藥物或電複律方能終止;3. 3個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縮連續出現;QRS波群形態寬大畸形,時限通常>0.12 s,ST-T波方向與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室率通常為100~250 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