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安全、有效地進行新生兒重症先天性心髒病(CCHD)篩查,美國兒科學會(AAP)經總結現有已發表和未發表的相關資料後,推出了CCHD篩查最新推薦意見。於8月22日在線發表於《兒科學》(Pediatrics)雜誌。
AAP專家組認為,在新生兒中,通過監測脈搏血氧飽和度早期發現CCHD,可有效降低並發症發生率和死亡率。主要的篩查目標為以下疾病:左心發育不全綜合征、肺動脈閉鎖、法洛四聯症、完全性肺靜脈回流、大動脈轉位、三尖瓣閉鎖和動脈幹。
■ 專家評論
AAP推薦意見簡單可行 我國先心篩查網絡亟待建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孫錕 陳筍
由於未能在出生後及時獲得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先天性心髒病成為了我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病因。在我國,農村及貧困地區人群仍然占我國人口的大多數,如何早期識別須緊急救治的先天性心髒病是個極具挑戰的問題。
自上世紀90年代起,已有多個中心應用脈搏氧監測來篩查先天性心髒病。近期(編者注:見本報8月11日A5版),《柳葉刀》雜誌也發表了英國6家醫療中心應用經皮氧飽和度監測篩查嚴重先天性心髒病的研究結果,充分證明了該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AAP聯合美國心髒學會(AHA)發布的新生兒嚴重先天性心髒病篩查推薦意見簡單易行,醫護人員無須特別培訓即可操作。同時,我國許多鄉鎮醫院都配有經皮氧飽和度監測設備,因此很容易在基層推廣。
在該推薦意見中,建議篩查時間為出生後24~48小時,因此,篩查可以在新生兒出院前由其所出生醫院的醫護人員操作完成。此外,該推薦意見中的操作流程可有效降低假陽性的可能性。但我國各種品牌和型號的經皮氧飽和度定量儀種類繁多,靈敏度和穩定性不盡相同,且大多數醫療單位尚未配備新生兒專用經皮氧飽和度探頭,這對在我國推廣該篩查推薦意見造成困難。因此,需要獲得政府的規範指導。
與美國相比,我國缺少專業的小兒心血管醫師,因此,建立新生兒嚴重先天性心髒病篩查網絡尤為重要。由於篩查陽性者大多可能是大動脈轉位、肺靜脈異位連接、肺動脈閉鎖等複雜先天性心髒病,許多患兒需要到省級診治中心才能獲得正確診斷和合理治療,因此如何建立篩查的基層單位和相應心髒中心的聯係和轉運仍是我國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對篩查陽性的患兒,通過網絡進行超聲心動圖會診不失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
須注意的是,該篩查推薦意見隻能篩查出部分早期出現紫紺的嚴重先天性心髒病患兒,並不能篩查出所有類型的先天性心髒病。篩查者以及政策製定者需要與父母做好溝通,以避免在目前的醫療環境下出現不必要的醫療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