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 – 據發表在3月13日出版的《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則研究披露,在包括了近1.4萬名白俄羅斯健康嬰兒的研究中,成功地在嬰兒期延長哺乳期和進行排他性母乳喂養的幹預不會降低兒童在11.5歲時的超重風險或罹患肥胖症的風險。
英國布裏斯托爾大學的Richard M. Martin, Ph.D.及其同事對一種促進延長哺乳期及排他性母乳喂養的幹預方法對兒童肥胖(身體脂肪)和調節生長的循環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 )的影響進行了調查。該隨機對照試驗是在31個白俄羅斯婦產科醫院及其附屬診所中進行的。參與者被隨機分配至2個小組中的1個:延長母乳喂養的幹預組或通常做法組。參與者為1. 7046萬名參與母乳喂養的配對母嬰,他們是在1996年和1997年加入這一研究的,其中有1 .3879萬(81.4%)人被隨訪到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間,其年齡的中位數(中點)為11.5歲。延長母乳喂養幹預是以WHO/UNICEF對嬰兒友善醫院倡議(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為藍本的。主要的對結果的評估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脂肪及無脂肪質量指數(FMI和FFMI)、身體脂肪百分比、腰圍、三頭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超重與肥胖以及全血IGF-1。
如先前報告的,研究人員發現,幹預組嬰兒的母乳喂養時間和排他性喂養相對於對照組有了顯著的增加:在3個月時,母乳排他性喂養百分比為43.3% vs. 6.4%,主導性母乳喂養百分比為51.9% vs. 28.3%;在6個月時,排他性母乳喂養百分比為7.9% vs. 0.6 %,主導性母乳喂養百分比為10.6% vs. 1.6%,兩者的比例都有所下降,但母乳喂養和排他性母乳喂養在幹預組則更為常見;在12月時,仍然以某種程度進行母乳喂養的百分比為19.7%(幹預組)vs. 11.4%(對照組)。
在隨訪時,當孩子的中位數年齡為11.5歲時,主要檢測結果在試驗組vs.對照組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對BMI而言,其集群調整平均差異為0.19(95% CI,-0.09 至 0.46);對FMI為0.12;對FFMI為0.04;對體脂百分比為0.47%;對腰圍為0.30厘米;對三頭肌為-0.07毫米,對肩胛下皮褶厚度為-0.02毫米;而對IGF-1的標準差為-0.02。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在白俄羅斯的健康足月產嬰兒中,延長嬰兒母乳喂養時期及排他性喂養的幹預措施不能預防這些孩子在11.5歲時的超重或罹患肥胖症,也不會影響其IGF-1的濃度。然而,母乳喂養對後代有許多健康上的益處,其中包括由我們對嬰兒時期的胃腸道感染和異位性濕疹所做的PROBIT試驗所證明的裨益性作用及在6.5歲時的認知發育的改善。盡管母乳喂養不太可能阻止目前流行的肥胖症,但其在其它方麵的益處足以證明應該繼續采取公共衛生方麵的措施以促進、保護及支持母乳喂養。”
(JAMA. 2013;309(10):100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