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複發作四肢無力

作者:上海瑞金醫院內分泌代謝病中心 薑蕾 王衛慶 葉蕾 朱娜 寧光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09-11-27

病例摘要

  先證者(Ⅳ-2),男性,15歲,因反複四肢活動不利3.5個月,於2003年8月入院。 

  該患兒於2003年5月5日清晨醒後出現四肢活動不利,雙下肢不能移動,雙手指尚能屈曲,但肘部不能抬起及移動;神智清,說話正常,無胸悶、心悸、氣短,無頭痛、頭暈、惡心。患兒立即至當地醫院就診,測血鉀2.61 mmol/L,經補鉀治療約4~5 h後即恢複正常,四肢活動自如,此後服氯化鉀1片/次,1日2次,1周後自行停藥。同年8月7日晚患兒自覺四肢乏力、疲勞(之前2天曾有腹瀉, 2次/日 ), 8月8日清晨患兒醒後再次出現四肢活動不利,雙上肢及雙下肢均不能活動,同時伴頭頸部活動障礙、胸悶、說話困難。至當地醫院查血鉀2.38 mmol/L,經補鉀治療約4~5 h後好轉,後未再服藥。患兒平素體健,無高血壓,胃納佳,無惡心、嘔吐,夜尿1次/晚。 

  患兒的父親(Ⅲ-7)曾有低血鉀麻痹史2次,均在夏天活動出汗後休息時發生,分別發生於31歲和34歲時,當時出現乏力、四肢活動不能,測血鉀分別為1.9 mmol/l及3 mmol/L,首次發作時還伴有呼吸困難,予呼吸機輔助呼吸。上述症狀經補鉀治療後緩解。患兒的2個舅舅(Ⅱ-1、Ⅱ-5)也出現過四肢活動不利,發作時血鉀分別為2.57 mmol/L及3.12 mmol/L。對其家係中所有成員進行的電解質測定發現(圖1),患兒的堂妹(Ⅳ-3)血鉀為3.2 mmol/L,但無症狀。

  圖中黑色圖例代表患者,半黑圖例代表未發病的基因突變攜帶者,白色圖例代表無臨床症狀及突變的正常人,箭頭所指即為先證者 

  入院查體 血壓 95/60 mmHg。全身皮膚無黃染及出血點,無紫紋,無貧血貌,淺表淋巴結未觸及。眼瞼無水腫,雙眼無突出。頸軟無抵抗,氣管居中,甲狀腺無腫大。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羅音,心率86次/min,律齊,各瓣膜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平軟,無壓痛,全腹未及包塊,肝脾肋下未及,腸鳴音正常。脊柱四肢無畸形,活動自如,雙下肢無水腫,足背動脈搏動正常。神經係統檢查未見異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四肢肌力V級,肌張力正常。 

  實驗室檢查 入院後多次查血鉀均正常,分別為 3.99 mmol/L、3.88 mmol/L、4.24 mmol/L(正常值3.5~5.5 mmol/L);多次血Na+、血Cl-及血、尿同步電解質均正常。空腹血糖及餐後血糖正常。血醛固酮 及24 h尿醛固酮正常。甲狀腺功能正常。 尿測定: pH 正常,CO32- 正常, 可滴定酸(TA )33.264 mEq/L ( 正常值 9.15~30.7 mEq/L) NH4+正常。血皮質醇(F)節律檢查(8 Am)6.6 μg/dl (4 Pm)5.3 μg/dl (12 Pm)0.7 μg/dl(正常值0~22μg/dl)。24h尿F正常。血ACTH測定 2次均正常。血漿腎素活性(PRA)和血管緊張素(AII)均正常。B超: 肝、膽、胰、脾、腎、腎上腺均無異常。心電圖V1R/S>1,餘無特殊。

診斷 低鉀性周期性麻痹(HOKPP)

診療經過患者住院期間無疲勞和四肢無力發生,無血鉀降低。入院後監測血壓無異常升高。完善相關檢查,如血尿同步電解質、尿可滴定酸、甲狀腺功能、血尿醛固酮等,排除尿路及消化道失鉀、腎小管酸中毒、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亢進伴低鉀性周期性麻痹等繼發性低血鉀可能。囑其注意少食多餐,避免進食過飽、受寒、過度勞累等誘發因素,如發作頻繁,可於睡前口服氯化鉀1片/d。同時對患兒及家族成員的外周血DNA進行了骨骼肌鈣、鈉、鉀通道的基因檢測,發現了其家族中所有患者(Ⅱ-2、Ⅱ-3、Ⅱ-6、Ⅲ-6、Ⅲ-7、Ⅳ-2、Ⅳ-3)均有編碼Na+通道的基因SCN4A Arg672Cys的改變。(圖2、3)

分析討論

  周期性麻痹(PP)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它是一種與遺傳有關的離子通道性疾病,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其發病與編碼骨骼肌鈣通道的基因CACNA1S、鈉通道的基因SCN4A以及鉀通道的基因KCNE3突變有關。麻痹發作時常伴血清鉀濃度的改變。根據發作時的血鉀水平,可分為低鉀性、高鉀性和正常血鉀性麻痹3種類型。其中又以低鉀性周期性麻痹(HOKPP,周麻)最為常見。在西方,多數患者都有遺傳史,稱為家族性低鉀性周期性麻痹;在我國則以散發病例居多。高鉀性周麻(HYPP)和低鉀性周麻都會發生陣發性弛緩性無力,其主要區別就是發作期間的血鉀變化以及麻痹發作的觸發點。HYPP可由口服鉀引起,而這對HOKPP則是治療的方法;並且HYPP患者會同時伴有肌強直,而HOKPP的患者則沒有。 

  HOKPP是在1863年由Cavare 首先描述的。任何年齡均可發病, 但以20~40歲的青壯年為主,男性患病率一般為女性的2~3倍。初次發作常起始於10~20歲,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短至1~3小時,多則6~24小時,個別病例可長達1周左右。患者通常於發作數小時內自發地完全恢複正常,間歇期完全正常,一般為4~6周以上。隨著年齡的增長,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一般均會有所減輕, 40歲以後發作次數常明顯減少,甚至有些患者可不治而愈。值得一提的是,低鉀性周麻的發生是由於細胞內外的鉀轉運異常所致,麻痹發生時鉀由細胞外突然向細胞內轉移,而並沒有尿鉀的排出增加。 

  過量進食碳水化合物、劇烈運動後休息、感染、創傷、情緒激動等均可誘發低鉀周麻的發作。一般在夜間入睡後或清晨醒來時發生。發病前往往有前驅症狀,如肢體酸痛、麻木、僵硬、四肢感覺異常等;還可表現為困倦、頭痛、多汗、少尿、麵色潮紅和恐懼等症狀, 或於發作前一日有興奮、神經過敏、憂慮、煩渴等症狀。有人提出, 此時如稍活動可能抑製其發作。麻痹常自四肢近端肌肉開始,表現為四肢軟癱, 肌張力低, 腱反射減弱或消失,但感覺正常,知覺及意識亦無變化,頭麵部肌肉侵犯少;常見的首發症狀是雙下肢無力,也可延及肢體遠端。麻痹範圍大小不一,輕者僅有全身乏力,尚可行走;重者除顏麵肌,眼肌與發音和言語有關的肌群、膈肌、括約肌外,全身的骨骼肌均可受累。麻痹程度可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發作時患者可有心率變慢、早搏和血壓升高等;心電圖表現P-R與Q-T間期延長,出現U波,ST段下降及T波倒置等。雖可見低血鉀的心電圖改變,但心肌通常不受累。麻痹範圍廣泛、程度較重者,有時可致呼吸障礙、心界擴大或心力衰竭。發作期間肌電圖可顯示肌原性受損,對電刺激幾乎無反應。一般說,患者於發作間期查體正常,無進行性肌病的證據。偶可見遇冷而加重的眼瞼肌強直。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為何鈣通道、鈉通道的改變會引起鉀的轉運異常,目前仍在不斷的研究中。目前的電生理研究表明,肌細胞外鉀濃度降低時,肌膜處於超極化狀態,肌肉對神經的刺激反應降低,可能導致肌肉麻痹。於發作期間進行肌肉活檢發現,肌漿內空泡形成,內含清亮的液體,糖元染色可見少許陽性反應顆粒,提示本病可能為肌纖維內碳水化合物代謝缺陷所致,當肌肉功能恢複,空泡即消失。電鏡下可見這些空泡是縱內漿網的擴大。一般本病發作間期的肌活檢應顯示正常。當病變成為不可逆時,即發展為永久性肌病(PM),這時即使在發作間期肌活檢也可見到空泡等變性改變。據報道,永久性肌病與麻痹發作的頻數及嚴重程度無關,但與年齡密切相關,年齡越大,該病發生率越高,症狀更重,由此支持本病實質為肌肉組織進行性受損的觀點。 

  對於那些不典型的疑似病例,可在心電圖監護下行高糖激發試驗以協助診斷。試驗前患者血鉀及心電圖必須正常,通過靜脈輸入葡萄糖(2 g/kg),10 min後靜脈注射10~20 U胰島素,誘發症狀的發作。試驗期間應每15 min測血清鉀濃度、EKG和肌力。如果在觀察過程中,出現肢體無力,血清鉀遞減至3.5 mmol/L以下,說明本試驗結果陽性。但試驗結果陰性也不能完全除外本病,因為試驗時某些患者可不對葡萄糖和胰島素產生反應。通常,發作於1.5h內發生。當出現陽性結果時,應予口服補鉀,必要時靜脈補鉀以中止發作。對首次發作者,應與急性多發性神經根炎,多發性肌炎,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繼發性低血鉀性麻痹相鑒別。 

  對於低鉀性周期性麻痹的治療,主要是以預防為主。避免高糖飲食、勞累、酗酒等因素,限製鈉鹽攝入,有助於預防其發作。一旦麻痹發作,可予口服鉀鹽30~120 mmol,直到其症狀緩解。對於罕見的心律不齊或急性呼吸肌和咽麻痹,可謹慎地行靜脈補鉀,必要時予呼吸機輔助呼吸。對於那些經常發作的病例,可予口服鉀60~120 mmol/d,分次服用。也有人報告乙酰唑胺有控製發作、改善肌力的作用,每晚睡前服用一次氯化鉀也可預防發作。由於該病常與遺傳有關,在不同個體中的外顯率亦不同,因此早期進行基因篩查有助於尋找隱匿的突變攜帶者,早期進行幹預治療,以避免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關鍵字:四肢無力,編碼Na+通道基因SCN4A,Arg672Cys改變,離子通道病,低鉀性周期性麻痹(HOKPP)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