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最佳平均動脈壓(MAP)目標範圍尚未明確。近日,危重病醫學領域權威雜誌Critical Care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試圖明確心髒重症監護病房(CICU)CS患者的MAP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使用2007年至2015年期間收治的CICU患者單中心數據庫,確定了入院診斷為CS的患者。每15分鍾測量一次MAP,並記錄前24小時內所有MAP的平均值(mMAP24)。研究人員采用多變量logistic回歸確定了mMAP24與調整後住院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納入了1002例平均年齡為68±13.7歲的患者,其中36%為女性。入院診斷包括60%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74%的心力衰竭患者和38%的心髒驟停患者。血管活性藥物的使用率為72%。與非幸存者(34%)相比,住院幸存者(66%)中的mMAP24更高(75 vs. 71 mmHg,p<0.001)。醫院死亡率與mMAP24呈負相關(調整後的mMAP24每升高5mmHg的OR為0.9,p=0.01),而mMAP24較低,則住院死亡率逐步增加。mMAP24<65mmHg的患者發生住院死亡的風險更高(57% vs. 28%,校正後的OR為2.0,95%CI為1.4-3.0,p<0.001);mMAP24為65-74 vs. ≥75mmHg的患者之間無差異(p>0.1)。
由此可見,在CS患者中,研究人員觀察到mMAP24與住院死亡率之間存在負相關。mMAP24<65mmHg患者的不良預後為將CS患者的MAP目標值設定為65 mmHg提供了間接證據。
原始出處:
Barry Burstein.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mean arterial pressure during the first 24 hours and hospital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ardiogenic shock.Critical Care.2020.https://ccforum.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54-020-03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