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ASIC通道有可能減輕與黃疸相關的神經損傷

作者:佚名 來源:生物穀 日期:20-02-17

膽紅素(bilirubin)是血液中紅細胞的血紅素代謝後的廢棄物,主要由血紅蛋白轉化而來。人的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120天。紅細胞死亡後變成間接膽紅素,經肝髒轉化為直接膽紅素,組成膽汁,排入膽道,最後經大便排出。間接膽紅素與直接膽紅素之和就是總膽紅素。上述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障礙,均可使人發生黃疸

當膽紅素超過正常值時,膽紅素就偏高,即為高膽紅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當總膽紅素在34μmol/L時,臨床上即可發現黃疸;如血清總膽紅素超過正常範圍而肉眼看不出黃疸,則稱為隱性黃疸。黃疸最常見於肝膽疾病,但其他係統疾病也可出現。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也稱為黃疸(jaundice),是一種由高膽紅素水平引起的兒科疾病。當伴有因感染、局部缺血和缺氧導致的酸中毒時,黃疸可引起神經毒性並導致神經功能障礙。

一種流行的觀點是酸中毒會增加血腦屏障對膽紅素的通透性,並加劇它的神經毒性。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上海交通大學、加拿大多倫多病童研究所、多倫多大學和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博格莫萊茨生理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人類樣本和動物模型中研究了酸中毒與與黃疸之間的關聯性,發現相比於不伴有酸中毒的黃疸新生兒,在來自伴有酸中毒和黃疸的新生兒的樣本中,神經元損傷增加了。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2月12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Bilirubin enhances the activity ofASICchannels to exacerbate neurotoxicity in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in mice”。

他們發現高膽紅素血症伴有酸中毒的嬰兒的腦脊液中細胞死亡標誌物乳酸脫氫酶(LDH)的濃度升高,與酸中毒的嚴重程度呈較強的相關性,但與膽紅素濃度的升高無關。

在小鼠新生神經元中,膽紅素顯示出有限的毒性,但能強有力地增強酸敏感離子通道(acid-sensing ion channel, ASIC)的活性,從而導致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和峰值放電增加,並導致細胞死亡。

此外,在新生小鼠中,高膽紅素血症和因缺氧引起的酸中毒促進學習、記憶和複雜的感覺運動功能遭受長期損害,這種損害可通過剔除ASIC加以極大減弱。這些發現提示著靶向ASIC可能減輕與黃疸相關的神經損傷

關鍵字:ASIC,黃疸,神經損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