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平山縣婦幼保健院兒科護士長楊哲發的一張照片,這是一張拍的很業餘的手機圖片。顯示的是基層醫院兒科醫生辦公室內,左側是兩個白衣女大夫正趴在電腦前忙碌,中間前方是窗戶,外邊已經夜幕降臨。右側靠窗戶的地方放著一個輸液架,上邊掛著液體,輸液架下邊跪著一個小男孩趴在椅子上很專心的樣子,右邊桌子上放著孩子的水壺。
基層兒科醫生短缺
“隨著國家全麵二孩政策的施行,加之各類季節性疾病的流行,在地縣級醫院缺30%至50%的兒科醫生……”談到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時,甘肅省人大代表、白銀市第二人民醫院首席兒科專家李普曾感慨地說。
近年來,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我國的兒童人口基數將進一步增加。預計到2024年,兒童人口有望達到2.65億,兒童人口占比有望達到18.3%。兒童人口基數的上升帶來兒童醫療保健需求的上升。
基層兒科醫療體係在兒童醫療保健中承擔重要責任,但目前我國基層兒科卻麵臨著質與量的雙重挑戰。如何提高基層兒科醫療服務能力,是行業亟需解決的難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杜玉波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兒科醫生短缺主要是因為職業風險高、薪酬待遇低、工作負荷重、職業發展難。要通過政策引導和機製創新來補齊兒科、麻醉和精神等醫師學科短板。
超負荷運轉,如同曆劫
楊哲是這樣說的:這是晚上7點左右兒科醫辦室的一幕,一個輸著液的小朋友跪在地下趴到椅子上看動畫片,一開始以為是住院的患兒,結果走進去細看是兒科醫生曹曉英的孩子。已經到了下班時間,兒科醫護人員誰也顧不上回家。身為母親的曹曉英醫生一直盯著電腦書寫病例。不是楊哲走到跟前,孩子的液體輸完了她也忘了換。
這個是我們辦公室齊揚值班時候照的淩晨一點的兒科病房,到處都是家屬和生病的寶寶,醫護人員忙成一團。流感年年有,孩子們紮堆生病,兒科門診和病房裏人滿為患。兒科醫護人員在這特殊的時期,努力堅守在自己的兒科崗位上,超負荷運轉,如同曆劫。
昨晚12點有個熟人非要孩子住院,把我叫到醫院。我到病房後,還有孩子正在做治療,熟人因為孩子發燒堅持要求住院輸液。醫生溝通後,醫生根據檢查結果囑咐暫時不用住院,服藥和打針後回家觀察。當時後邊還等著一個正在辦理住院手續的家長,非常著急。熟人一開始很不理解,最後我不得不說,必須聽醫生的,後邊還有孩子等著醫生看病呢,先回去吧。經過一番勸說,熟人帶孩子回家了。而醫生繼續接診後來的患兒,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那天開會見到楊哲,滿臉蠟黃,憔悴得很。兒科這個特殊的群體,一個孩子有可能來十來個家屬,對人員的體力、精力和技術、服務都是很大的挑戰。
兒科醫師流失嚴重
從2017年《中國兒科資源調查白皮書》發布以來,各個省市都開始興建兒童專科醫院,增加兒科醫師的招聘力度和培訓力度。如東部發達地區上海,基層醫院嚴重萎縮,應注重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在西部醫療相對落後地區,優質醫療資源緊缺,而基層醫院承擔大量工作,需加強基層醫生培訓等。
今年,有好幾個兒科護士離職,理由很簡單,工作太忙太累,壓力太大,收入太少。護士長楊哲說多了都是淚。
兒科趙永朝主任40多歲,自去年開始,患上了高血壓。那是在冬天最忙的時候,連續加班值班,突然感覺出現頭暈等症狀。
前兩天兒科王玉娜護士,半夜發燒,第二天吃了退燒藥就趕來上班。昨晚蔣戰雲醫生頭疼頭暈,同樣堅持值班,兒科醫護人員的艱辛,大家都看得見。
《白皮書》顯示,近三年,有一成兒科醫師流失,其中35歲以下醫師流失率最高,占所有年齡段醫師流失的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