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素食飲食會給嬰兒帶來重大的健康風險?

作者:佚名 來源:生物穀 日期:19-09-28

目前英國有超過100萬素食者和50萬純素食者(嚴格的素食主義者),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盡管這些人都是15歲以上的人群,但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嬰兒可能會在素食或純素食的環境中成長。

但是,即使不進行飲食的限製,確保嬰兒獲得適當數量的飲食及維持營養平衡也是一項非常棘手的工作,即使在發達國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兒童缺乏足夠的微生物和礦物質,有研究證據表明,純素食飲食可能會加劇兒童出現營養不良的表現,因此,素食者或純素食者父母在傳遞他們的食物洗好時,要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

嬰兒需要獲得大量營養,在出生頭12個月裏,其體重可能會增加兩倍以上,這就表明他們需要足夠的營養物質來製造皮膚、骨骼、血液和器官等機體組分;當涉及他們所需要的營養類型和平衡時,嬰兒又有著特殊的需求,在成年人的健康飲食建議中會鼓勵人們少吃脂肪多吃纖維素,但這種健康飲食建議完全不適合兩歲以下的兒童。

在出生後的最初6個月裏,嬰兒會從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中獲得其所需要的所有營養,WHO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對嬰兒進行母乳喂養,但在這段時間之後的一年裏,嬰兒在攝入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的同時還需要攝入一些高質量的輔食。嬰兒的飲食中應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並與蔬菜、水果和穀物混合在一起,但不要攝入太多纖維素,因為過多的纖維素無法提供嬰兒成長所需的最夠營養物質;嬰兒應該盡量少吃一些高度加工食品以及鹽,糖分能夠滿足其所需要的能量,但糖分應該作為含有大量其它營養物質的食物的重要組分,嬰兒攝入的食物種類越多,其缺乏營養的可能性就會越低。

人們普遍存在一種誤區,即純素食者和素食者很難獲得足夠的蛋白質,但發達國家的人群所攝入的蛋白質中大約有一半都來自於植物,的確,植物(除了種子)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組成蛋白質的少量必須氨基酸(除了大豆)組成,而動物產品和大豆則在一小部分食物中含有大量這種氨基酸。

但這一切僅僅意味著植物性飲食應該包含多種蛋白質來源,比如烤豆配烤吐司、豌豆和米飯,而意大利麵和小扁豆就可以滿足嬰兒的各種需求。

維生素和礦物質

比較重要的是,植物性的飲食通常能夠獲得特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比如鐵、鈣、碘、鋅和維生素B12和維生素D,在植物中,這些礦物質不僅限於某些來源,而且由於其能與植物中的纖維結合,所以機體很難吸收。但是由於這些維生素和礦物質存在於奶製品和雞蛋中,如果嬰兒有較好的食欲,那麼包括這些食物在內的各種素食或許不太可能引起擔憂。

一旦嬰兒開始吃固體食物,攝入足夠的鐵對其健康發育來說就非常重要了,因為嬰兒比大一點的兒童和成年人需要更多的鐵,因缺鐵導致的貧血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而且5歲以下的兒童最容易患貧血症,但嬰兒可以從多種食物中來獲取鐵,包括雞蛋、豆類、果醬、深綠色植物(比如西藍花等)、強化穀物、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等。

然而,對於純素食主義者來說,事情似乎就難多了,即使多樣化的純素飲食也可能對嬰兒的成長和發育產生一係列問題,不攝入乳製品和雞蛋或許就無法有效足夠補充其所需的關鍵維生素和礦物質,純素飲食中脂肪含量較少,而脂肪是嬰兒生長發育的重要能量來源,同時純素飲食中天然糖類的含量也相對較少,因為攝入牛奶不足,而牛奶就是乳糖的天然來源。

如果不攝入任何動物製品,維生素B12唯一可靠的來源或許就是強化食品或補充劑了,無法獲取足夠的維生素會引發嬰兒的神經性損傷,而碘也很難獲得,這對嬰兒的智力發育也至關重要;我們可以買到碘鹽,但這種鹽並不適合嬰兒攝入,而碘補充劑也並不適合,因為無法控製嬰兒的補充劑量;其中一種解決方法就是攝入海藻,雖然我們需要花一些時間來學習如何在廚房正確使用這種海藻,但卻是非常通用的,一些植物性的奶製品也含有碘,但並非是全部的。

純植物性的飲食或許並不理想

孩子們的適應力非常驚人,其會在不理想的環境中生存,但我們真正想要的是基於相關證據來鼓勵兒童們得到最佳的生長和發育,僅僅依靠植物性飲食來滿足嬰兒的所有需求並不是不可能的,但也是不太理想的。

目前研究人員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當前的素食飲食習慣如何在人口層麵上影響嬰兒的健康,但是素食飲食被指責為導致兒童健康問題的原因並不難被找到,研究人員對荷蘭的兒童進行研究,給予其一種特別嚴格的植物性長壽食品,結果表明,這些兒童在6-18個月大的時候會缺乏營養並發育遲緩。

然而,如果父母有一種明智的態度,並且是公認的純素食主義者的話,那麼孩子就沒有理由不遵循多樣化、主要是純素食的飲食,在理想狀況下,這些食物中的全穀物含量應該是有限的,而且偶爾補充雞蛋和牛奶也能補充其植物性的飲食。

關鍵字:素食飲食,嬰兒,健康風險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