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成功救治540克超早產女嬰

作者:佚名 來源:廣州日報 日期:19-09-12

胎齡才26周就早早降臨人間的月月,出生時僅540克,重量和一瓶礦泉水差不多,隻有成年人的巴掌那麼大,皮膚薄得像一層紙,連血管都清晰可見。在相關文獻中,這類超早產、超低出生體重兒成功哺育的報道很少。小寶寶連闖幾道生死關,在出生後的第88天體重達到2205克,順利出院,是目前廣州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早產兒。

昨日(9月9日)上午,月月回到醫院做兒童保健,如今,她已經長到47.5厘米,體重3080克,一次能吃60ml~65ml的奶。

月月(化名)的媽媽有十年的高血壓病史,懷孕於她而言是一件充滿風險的事。盡管孕期一直小心翼翼,但狀況還是發生了。5月19日,月月媽媽因頭暈到廣醫三院產檢,醫生發現她尿蛋白升高,隨時有可能進展為子癇發生抽搐。由於她血壓控製不理想且合並糖尿病、前置胎盤等,出於對母嬰安全的考慮,廣醫三院多學科會診後決定為她提前剖宮產。

於是,5月24日,才26周的月月提前降臨人世。出生時,她體重540克,也就一斤多一點兒,個兒隻有成人巴掌大,胳膊大小與成人手指相當,腳丫子還沒有成人拇指長,全身皮膚“吹彈可破”,血管隱約可見,屬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

月月出生時呼吸微弱、全身器官發育極不成熟,等候在旁的新生兒科醫護人員馬上展開一係列複蘇搶救工作,新生兒科學科帶頭人崔其亮教授親自指揮搶救:保鮮膜包裹保暖、氣管插管、正壓通氣、靜脈置管……

隨後,月月被轉運到NICU病房,“住進”一個特殊的保溫箱——“寶馬箱”(一款高檔嬰兒培育保溫箱,由於價格高達50萬,與一輛寶馬汽車價格相當,被醫護人員稱為“寶馬箱”)裏。

88天精心守護 寶寶化險為夷

在88天的救治中,盡管月月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狀況,但在廣醫三院醫護人員的精心救護下,一一化險為夷。8月20日,月月體重達到2205克,各項生命體征平穩,終於可以出院了。“出生胎齡這麼小、體重這麼低的早產兒,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幾乎沒有發生嚴重並發症,在這麼短的時間救治成功,可以說是奇跡。”廣醫三院新生兒科黃小霞醫生感歎道。

昨日(9月9日)上午,月月回到醫院做兒童保健,媽媽說月月一天能吃八次,一次吃60ml~65ml的奶。出生時身高隻有30厘米長、540克重的她如今已長到47.5厘米,體重3080克。

第一道生死關:呼吸關

26周便生下來,月月肺部發育極不成熟,麵對的第一大難題就是“保命”——維持呼吸。

進入新生兒科後,月月立即接受了肺表麵活性物質治療,並在氣管插管下予以呼吸機治療,但這是一種創傷性較大的治療方式,容易導致肺部感染。

為此,醫護人員精心做好肺部疾病的治療和呼吸機管路維護,僅在她出生9天就成功拔除了氣管插管,出生37天就順利脫離了氧療實現自主呼吸,拔管和撤機速度與救治效果可謂“神速”。

第二道生死關:顱內出血

闖過呼吸關,月月還麵臨著顱內出血的威脅。“超早產兒極其容易出現腦出血,嚴重的腦出血會導致腦癱,這也是很多早產兒被放棄治療的重要原因。”廣醫三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吳繁介紹。在月月出生後,新生兒科便啟動了一係列的護腦計劃,包括鎮痛鎮靜、集束化護理、減少刺激和減少血氧波動等。

當月月出生第三天發生輕微顱內出血時,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的心都懸了起來。幸虧幹預及時,月月的顱內出血沒有進一步加重,避開了早產兒腦癱的風險。

第三道生死關: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早產兒的救治中有一個老大難題——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這是一種在早產兒中發病率較高、進展快、死亡率高、手術幾率高的嚴重並發症,對幼兒以後的人生有嚴重影響,如營養不良、腹瀉、無法進食等。

所以,積極的營養策略對於月月來說非常重要。崔其亮教授和吳繁主任醫師為月月製定了詳細的營養治療方案,從她出生當天就開始接受腸內微量喂養以促進胃腸道發育,並輔以靜脈營養,保證足量的熱卡的同時,還要保證液體補充得不偏不倚。為了讓月月能盡快喝到媽媽的奶水,從第五天開始,醫護人員便從1ml開始逐日增加月月的奶量。到她出生17天時不再需要靜脈輸液補充營養,實現了母乳喂養。

早產兒存活率逐步提高

據廣醫三院主任醫師吳繁介紹,我國的超早產兒和超低出生體重兒救治存活越來越多。廣醫三院新生兒科曾牽頭組織廣東省26家三甲醫院,對2008~2017年出院的超早產兒和超低出生體重兒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救治的超早產兒和超低出生體重兒在逐年增多,由2008年的不足120例增加至2017年的600餘例,整體存活率也由2008年的42.9%上升至2017年64.5%。這說明早期的積極幹預和高級生命支持措施對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字:超早產女嬰,廣州,540克,,,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